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海丰县城东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521007247604B/2025-00011 分类:
发布机构: 海丰县城东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5-02-28
名称: 城东镇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安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2-28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城东镇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安排

发布日期:2025-02-28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城东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全省“百千万工程”现场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以及全市、全县推进“百千万工程”“明珠”系列攻坚行动部署要求,聚焦“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五美要求,狠抓“策划、规划、建设、经营、治理”五个环节,奋力答好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城东答卷”。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拼经济、稳增长,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2024年,我镇规上工业总产值18.4亿元,同比增长9.9%;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76亿元,同比增长18.0%;限上贸易销售额9.87亿元,同比增长30.0%。

  一是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其中海丰县产业转移工业园3号区(生态四期)市政工程建设进度94.8%,海丰县城东部中心区域内涝及环境整治工程(一期)项目建设进度100%,北部片区(一期)项目建设进度99%,海丰县城东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运维项目、新江村委柑园村风貌提升建设项目、赤山村委下围村巷道硬底化建设项目、关东村瓦窑山生态公园“人大代表林”建设项目、双桂山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工。

  二是高位推动招商引资。镇党政“一把手”带头外出招商,带动掀起全镇上下大招商、招大商的热潮,除生态科技城引进的企业外,新引进企业5家,投资总额3.78亿元,均已完成备案,全镇人气、商气、财气越来越旺。领导班子经常到企业走访,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宣传上规政策,协助解决企业生产遇到的问题。针对企业用电困难的问题,我镇协助安装专电变压器,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三是企业发展稳中有进。2024年,我镇规上工业总产值18.4亿元,同比增长9.9%;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76亿元,同比增长18.0%;限上贸易销售额9.87亿元,同比增长30.0%;设立“新增市场主体和个转企”服务专窗,2024年度,新增“个转企”253个,新增市场主体6089户,其中“集群注册”3250家。2023年,我镇入选2023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截至目前,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中,其中合利中央厨房预制菜加工配送中心项目已基本完工;其他项目因企业需要修改方案,经专家评议、县政府同意后实施,并报省、市农业农村部门备案,现按照修改后的方案有序实施中。

  (二)夯基础、增活力,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一是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参加2024年度海丰县粮油单产提升项目29户、4923亩,占全镇晚造种植面积33.3%。根据县镇村三级联合测产,我镇29户经营主体种植水稻单产均达到比我县2022年晚造平均亩产提升5%以上目标,亩产最高超我县2022年晚造平均亩产增加199公斤。开展农产品安全溯源检测共329批次,市局风险检测共16批次,全镇送检产品无农药残留,无污染,合格率100%。

  二是乡村面貌持续改善。加速完善乡村规划布局,根据我县有关文件,我镇北平村需要编制村庄规划,大嶂村、河中村、后林村、后塘村、新江村和梓里村需优化提升调整,赤山村、圆墩村作为典型村编制详细规划,其余村(社区)纳入县城总体规划。目前,北平、后塘、大嶂、后林、梓里、赤山村委已完成编制并通过县规委会审核,现报请市政府审批。计划2024年底完成河中、新江、圆墩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持续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再行动,城东驻村工作组、各村(社区)党员干部坚持每周开展至少一次“大清洁”行动。春节以来,我镇18个村(社区)累计清理积存垃圾、杂草杂物、池塘淤泥等880处560吨,拆除危房旧房、违章建筑、非法广告牌等12处584平方米,整治垃圾乱丢、污水乱排、“三线”乱搭等242宗。

  三是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经营性合同清理整改工作。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赤山村率先开展创新试点,推动村经济联合社成立海丰县赤山红色发展公司,实施“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运营模式,打造“红色赤山”研学旅游服务品牌,创新企业与村集体、村民利益有效链接模式;大嶂村加强与广东红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探索打造以大嶂村番薯加工品为主的绿色农业新品牌,吸纳村民“家门口”就业,实现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三)广宣传、齐发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一是绿美家园共建共享。全力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工作部署,以“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全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城东样板。制定愿景规划、项目分布、美丽圩镇建设等方案,绘制“一村一图、一镇一册”绿美地图,“五边”“四旁”植树造林、房前屋后见缝插绿,抢抓有利时机,全面开展绿美生态建设。因地制宜打造关东村瓦窑山生态公园“人大代表林”、河中村“青年林”、赤山村“红领巾林”、“禁毒林”、“青年林”“政协林”及“乡贤林”等主题林,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党员、团员、妇女、青少年等群团志愿者力量,发动干群20000多人次、40多个单位和企业义务参与绿美建设,累计完成植树约2.7万株,以“群团筑绿”筑牢绿美底色。

  二是风貌提升同心协力。深入推进 “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2024年度发动本地3家企业参与帮镇兴村行动,通过村(镇)企共建、结对帮扶、项目认捐等形式,实施了3个帮扶项目。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明珠五号”攻坚行动,把握中铁助力机遇,整合汇聚企业、乡贤、群众力量,切实提升风貌环境。今年以来,辖区内国道和北三环路等主要交通道路两侧提升改造房屋外立面57栋;完成红城大道、龙津东二路等多条道路沥青路面补修工作;拆除黄江医院对面12处违法建设、北三环路8户店铺违规户外广告牌、圆墩综合农贸市场周边违法建筑物及集装箱20处、国道两侧沙场、垃圾收纳场等围蔽、乱搭乱建37处,清理垃圾45吨。

  三是城建工作全面铺开。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建房”审批工作,进一步加大政策宣讲力度,设立农村宅基地建房申请服务中心窗口。2024年,共受理24宗、通过审批9宗宅基地建房,涉及办理农转用8宗,审核不符条件退5宗,目前“农村宅基地建房”审批工作正有序推进。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与农房抗震改造工作,2024年,上报危房改造户9户,目前9户均已开工,6户已竣工,第一批补助资金已发放农户社保卡银行账户。常态化做好“两违”建设综合整治工作,组建一支“能干实事、敢碰硬茬、执法必严”联合执法队伍,统筹调度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规划建设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等职能部门,灵活组织村社区“两委”干部、拆迁公司开展工作,适时沟通协调派出所、供电供水等部门配合,建立动态巡查机制,落实复查复核,形成强大的联合执法合力。

  (四)补短板、办实事,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强化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依托镇、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粤智助”政府服务一体机全覆盖,开展政务服务咨询和帮办、代办业务。2024年,通过统一申办平台办理服务事项7299件,“粤智助”自助机累计办件59311次。全面落实2024年汕尾市十件民生实事及“十四五”工作任务,推进辖区65户困难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让更多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加强临时救助工作,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精准落实县、镇临时救助政策。今年以来,申请县临时救助群众12户,共发放资金38565元;申请镇临时救助群众128户,发放资金106500元。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走访排查,2024年,脱贫户共减员20人。

  (五)守底线、防风险,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坚持“严”字当头,常态化开展燃气、消防、自建房、森林防灭火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2024年度,我镇出动人员超2500人次,排查三小场所2047间、出租屋群租房131栋、居民住宅304栋、公共场所61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474处,保持重特大安全事故“零发生”。进一步巩固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成果,我镇组织开展燃气使用餐饮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培训班,安排辖区餐饮企业负责人分6个批次参加培训,明确安全主体责任,增强安全管理意识,提高企业隐患自查、自改水平。 用好“民情地图”“善美村居”,精细网格治理,2024年度,网格化子系统收录工作记录18203条,场所巡查走访12186条,人员走访17596条,上报网格事件共3838条,结案数3609件,结案率100%。

  二、2025年工作安排

  城东镇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委书记黄坤明到汕尾调研时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以及全市、全县推进“百千万工程”“明珠”系列攻坚行动部署要求,进一步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思想破冰、改革破题推动“百千万工程”工作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突破。

  (一)聚焦镇域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海丰油占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和品牌培育推广等项目建设,确保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取得实质性突破,推动我镇农业产业进一步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发展以服装制造、食品加工、钢铁材料等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多渠道宣传讲解城东镇辖区投资区位、发展及政策优势,努力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大力实施以商招商策略,积极延伸招商引资产业链,形成产业投资互补模式,为后续项目建设积蓄“后劲”。

  (二)聚焦城乡提级扩能。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完善道路通信、供水供电、生态环保、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重点做好海丰县海丰西闸国考断面上游(城东镇)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加速推进海丰县产业转移工业园3号区(生态四期)市政工程、北部片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镇村承载能力。加强城乡风貌管控,加大“六乱”整治力度,落实绿化管护制度,推动移风易俗,持续巩固“百千万工程”“明珠”系列攻坚行动成果。落实征地保障,推进第三污水处理厂、北部新区纵二路等建设项目征地工作。

  (三)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继续加强对政务服务领域的统筹协调,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工作,进一步织密政务服务村级网,做好服务定位,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聚焦群体共富、城乡共富,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把保民生、兜底线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做好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社会救助等领域工作,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兜住、兜准、兜好民生保障底线,用心、用情、用力托起民生福祉。

  (四)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

  坚持并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四建三明”工作体系,保持“一中心四平台”高效运作,探索打造村“一中心四组”;深化“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清单等制度落实;用好“民情地图”“善美村居”“一村(社区)一台账、一村(社区)一研判”,强化信访矛盾纠纷调处,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大力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有效发挥调解员作用,积极主动作为,确保抓早抓细抓小。扎实推进信访化解工作,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开展化解工作,以“案结事了、事心双解”为化解目标,尽力减少重复访、越级访的发生,争取实现100%化解率、100%满意率。依法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坚持抓早打小、快侦快破,不降格、不拔高,重拳打击涉黑恶势力、电信诈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严格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和校园安保工作,全面净化社会治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