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海丰县黄羌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521007247305D/2024-00029 分类:
发布机构: 海丰县黄羌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4-05-20
名称: 【基层治理】立足“三个聚焦” 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黄羌镇聚力做细做实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5-2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基层治理】立足“三个聚焦” 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黄羌镇聚力做细做实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

发布日期:2024-05-24  浏览次数:-

       近年来,黄羌镇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赋能基层治理,立足“三个聚焦”,全力构建“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共治格局,扎实做好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将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作为平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走深走实,不断促进多元共治网络织牢织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1.png

       聚焦机制建设,统筹推进服务管理“质效双升”。为进一步做好精神障碍人员服务管理工作,有效防范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发生,黄羌镇以党建引领全科网格化为契机,将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对精神障碍患者群体化整为零,实行网格内“一站式”服务管理,确保每一个精神障碍患者都在网格中、有人管护、有人时时了解情况。一是建立健全会商研判机制,镇、村两级每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针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风险做好分析研判,建立不稳定因素档案,逐一逐项压紧责任链条,将管控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做到任务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压实到位。二是建立健全动态管控机制,对辖区内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全面细致排查、筛查,准确掌握精神障碍患者的现状,对医学鉴定出的精神障碍患者建立“一人一档”,并将新排查出和三级以下易肇事肇祸患者信息梳理登记,确保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服务、早稳控。三是建立健全多方联动机制,由镇党政班子包片,村干部包村,监护人实施监护,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卫生院、民政等部门多方层层参与,组成关爱帮扶小组,对所有精神障碍患者做好“五包一”,夯实监护人、村级、镇级三级网格的规范管理,近年来,黄羌镇未发生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有效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jpg

       聚焦民生保障,扎实推动利民政策“精细落实”。黄羌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切实保障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一是对家庭贫困的精神障碍患者,联合民政部门开展救助,协助其办理残疾证、申请低保等,同时积极申请资金为在册精神障碍患者购买保险,设身处地为精神障碍患者家庭排忧解难。二是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以奖代补”政策,对于监护责任履行到位、未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向监护人发放奖补资金。2023年,为符合条件的在册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申请补助23万余元,实现社会、家人“双安心”,关爱服务和特殊人群帮扶力度进一步提升,增强监护人管理责任,进一步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管体系。三是实行长效针剂治疗的费用报销实施“一站式服务”,联合镇卫生院加强“第二代长效针”“特殊门诊”的推广工作,筛选符合使用长效针剂治疗的患者,费用由医保报销和政府资金兜底支付。2023年,为21名符合接种条件的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接种“第二代长效针”,特殊门诊办理率达80%,不断提高精神障碍患者规范服药率和病情稳定率,有效预防复发风险及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3.jpg

4.jpg

       聚焦网格力量,依托预警体系实现“源头治理”。黄羌镇积极构建完善的涉稳风险监测预警工作路径,提前监控涉稳风险,借助“入户联心”活动契机,由村(社区)“两委”干部、驻村干部、网格员、双百社工等力量对患者开展常态化巡查走访,随时掌握患者动态信息,按照“四不漏”(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原则,每月不定期入户走访,和精神障碍患者及其监护人面对面交流,实地查看辖区精神障碍患者的居住环境,通过耐心与患者本人和监护人交谈,了解患者最近服药、住院及病情变化等情况,确保准确掌握患者基本情况和动态信息,以便“对症下药”“管控到位”。同时,针对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按照“事件上报-分拨交办-部门处置-确认回访-事件办结”五步程序进行处置,形成事件闭环处理机制,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服务、早管控。

5.png

       下一步,黄羌镇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举措和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全方位提升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效能,让辖区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