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奋力推动海丰教育事业“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现就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建引领,党的建设更加坚实
1.优化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成立海丰县教育系统党建指导中心,理顺了全县中小学校党建管理体制。全县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191个。其中:党委9个,党总支部15个,党支部167个;党员3178人;在职党员2459人,离退休党员719人,今年新发展党员130名。
2.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以党组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为重点,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积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制定了《海丰县教育系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工作方案》等学习工作方案。组建了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开展宣讲58场次,听众达12975人次;全县教育系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189场次,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54次,教育工委书记及各委员带头讲党课,全县基层党组织书记讲专题党课167次。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开展党史进校园系列活动239场次,参与师生14万人次;组织参观实践活动114次,参与人员5846人次;录制“学党史 少年说”共7期,开展“强国有我”开学第一课活动,并在央视频、省、市等主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3.积极组织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创建省级基础党建示范校1所、市级基础党建示范校22所、县级基础党建示范校24所。举办全县学校党史专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教学能力大赛,共130名党组织书记、党员教师进行党史思政课初赛,同时推荐50名党组织书记、党员教师代表参加市党史思政课决赛,获市特等奖2人,一等奖8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11人。
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教出成效。严格执行党章党规党纪,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管理,全年立案18人,党纪政务处分18人,诫勉处理13人;受理群众举报信访22件,促进了教育系统作风行风的持续好转。对海城镇中心小学、可塘中学、县青少年宫等17所学校的财务收支进行全面内部审计,规范财务使用。
(二)协调发展,教育水平全面提高
1.教育督导工作成效明显。深化教育督导改革,强化督学职能,主动适应教育形势发展对督导工作新要求。按照要求完成省对县政府履职教育评价,推进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及监测结果应用工作,充分发挥责任区督学作用,加强对全县学校的有效督导检查,促使教育教学工作有序推进;认真开展“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的督导督查,顺利完成县城三镇教育强镇复评任务。
2.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性发展。认定了159所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完善健全学前教育公办经费保障制度,发放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经费1272.9万元,全县公办和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为83.89%。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8.99%、小学五年巩固率99.75%、初中三年巩固率98.93%、义务教育巩固率98.8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17%。全县随迁人员子女入读义务教育学校人数共19264人,入读公办学校的共16398人,占比85.1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学校人数共11242人,入读公办学校的共9608人,占比85.47%,均达到国家和省的规定要求。2021年全县参加中考学生人数共10729人,平均分396.27分,高出全市平均分17.38分,及格率26.94%,高出全市1.95个百分点,各科平均分都超过全市的平均值。
4.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全县参加普通高考4140人,本科上线人数1728人,比2020年增加277人(占汕尾市本科增加总人数334人的82.93%),本科增长率19.09%。本科率41.74%(超过全市平均本科率5.1个百分点),居全市各大县区首位。
5.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启动海丰卫生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创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项目,整合资源推动校企合作,今年5月举行了海丰县星际动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签约活动。
6.特殊教育进一步发展。健全完善海丰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成立了海丰县残疾人专家委员会,建立了海丰县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完成全县357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读义务教育的核对工作,通过入读县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安排了应安置的283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读义务教育学校,安置率达到100%。
(三)全力推进,教育资源不断优化
1.推进教育重点项目。投入资金4.2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2所,建成附城镇第二小学,增加学位3500个。同时加快推进机关幼儿园、云岭实验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项目建设。如期完成“中国工农红军彭湃红军小学”改扩建工作,并于12月24日由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举行授旗授牌仪式。
2.推动教育信息化。投入资金1.5亿元,完成了全县学校基础网络改造升级,分三批次为全县义务教育学校配套了1853套(含世行配套1123套)多媒体教学平台,配齐了23所小规模学校缺欠教学设备和新建学校及教学楼的教学设施设备;在全县500人以上学校推行设立学校首席信息官(CIO)和首席技术官(CTO)的工作,组建一支信息化队伍,为我县信息化教育提升提供人员基础保障。
3.推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积极实施全方位对口帮扶项目,全县18所优质学校投入帮扶资金180万元,从教育教学管理、指导、相互交流等各个方面对口支援31所弱校。投入资金56万元,完成了海城、可塘等六镇中心小学和附城镇南湖小学、公平中学8所学校特殊资源教室的建设。
4.稳妥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行为,实施阳光招生,促进教育公平,全县小学一年级入学人数14269人,其中,县城三镇9569人,占全县67.1%;梅陇镇2103人,占全县14.74%。县城三镇和梅陇镇合计11672人,占全县81.80%。全县初中七年级入学人数12823人,其中,县城三镇9096人,占全县70.94%,比县城三镇原就读小学六年级毕业生8087人增加1009人。全县普通高中一年级新生招生6041人,占初中毕业生数的54.6%。
5.全力抓好中高考组考工作。全方位做好中考、高考组织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筑牢疫情防线,落实考生全员核酸检测,切实做好试卷安全保密保卫工作,抓细抓实考务培训,抓好考试现场管理,依法整肃考风考纪,确保我县4449名普通高考考生、4636成人高考考生和10754名中考考生顺利完成考试。同时做好考生招生入学、志愿填报等指导工作。
6.规范管理民办教育。加强对全县17所民办中小学校的监管,2021年,评估审批同意新设立德成实验学校、海城镇尚书学校2所民办学校。继续在华中海丰附中、仁荣中学等民办学校推行初一新生电脑随机摇号招生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民办学校招生行为。
7.推动实施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强化校园“五项管理”,出台《海丰县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各学科作业统筹,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严控书面作业总量。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逐步压减,现有全县46所培训机构中,注销4所,转为非学科类的38所,正在营业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有4所,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为91.3%。积极探索实施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应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的学校共88所,均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做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8.全面落实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加强政策宣传,规范资助流程,确保贫困家庭学生精准受助。全年共发放各类教育资助41496人次,资金4358.7万元,同时扎实做好大学生生源地贷款工作,受理申请贷款学生人数1993人,贷款金额1821万元。
9.解决教师住房难问题。投入资金2764万元,建设海丰县林伟华中学、公平中学、梅陇中学教师公租房(其中:林伟华中学48套、公平中学20套、梅陇中学32套)和教育园区教师公租房(140套),完成对所有的教师公租房进行配租工作,使全县240户无房教师能在今年入住,较好的改善全县教师住房困难的问题。
(四)完善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强
1.完善教师进入、退出和交流机制。认真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审核认定各类教师资格113人;开展教育专场招聘硕士研究生及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活动,开展7个场次的硕士研究生招聘活动,通过面试共签约了34名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硕士研究生和20名特殊学校专业毕业;公开招聘75名新教师入职,完成13名应届本科毕业生的考察及入职工作;积极推进“县管校聘”,完成全县中小学学校261名校长届满交流轮岗工作;办理了达龄退休教职工42人。
2.完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力度,认真组织广东省世行贷款项目培训、海丰县“三区”教师全员轮训等培训工作,参与各类培训的教师达11967人次。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建设名师工作室8个,县彭湃中学美术老师叶宇斌的工作室被省确定为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同时,吴娘粒等九位同志被分别确定为汕尾市名校长、名教师及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培养造就了一批社会认可、成绩卓著的教学名师。
3.完善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坚持抓作风整治与树立优秀典型相结合。深入开展“2021年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2021年海丰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专题教育”等活动。认真做好年度考核工作,全县参加考核人数7204人,获优秀等次1087人,优秀率15.1%。上报南粤优秀教师6名、特殊教师3名及汕尾市级各类先进个人23名,组织评选县级先进教师200名,较好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五)德育为先,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1.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始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落实好德育课程,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实践参观、举办艺术节、运动会、评优争先等活动,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增强爱党爱国情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广大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刻苦学习、文明礼貌、思想上进,有386名学生被评为县级优秀学生,85名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生。
2.禁毒教育实效不断提升。将青少年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程,切实抓好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按照“九个一”内容,全面完善了38所省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建设,精心组织全县小学五年级以上学生参加全国禁毒知识竞赛活动,学校参与率、学生参与率均达到100%,总平均分80.4,超过全市总平均分。
3.融合育人结出累累硕果。积极开展体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城东中心小学、公平中学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彭湃中学、县实验中学被评为省校园排球推广学校,海城镇第三中学、县实验中学被评为省校园篮球推广学校,陆安高级中学被评为省校园游泳推广学校;积极组织开展校园体育活动竞赛,彭湃中学代表队参加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1人取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派出红城中学等11支代表队参加市校园足球比赛,取得1个第一名,4个第二名,2个第三名的优异成绩;积极组织参加各类艺术竞赛,有14位教师进入广东省首届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总决赛,其中4位教师荣获一等奖,6位教师荣获二等奖,4位教师荣获三等奖的成绩;县实验中学艺术实践工作坊进入广东省第七届中小学艺术现场展演;附城镇中心小学和彭湃中学被评为第四届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六)教学相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1.丰富活动载体,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积极推进实施“提质强校”和“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精心组织开展教学视导活动,各科教研员对各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教学视导,深入各学校听课、评课,开座谈会、与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备考交流,各科教研员平均听课、评课超过85节,开展研修活动77次,开展讲座50次,开展竞赛活动40次;组织开展“决胜课堂”教学大赛,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共有467个课例参加教学大赛,通过片区初赛和集中决赛,最后决出特等奖33个,一等奖168个,二等奖192个,三等奖74个;组织开展海丰县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通过县级中小学(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选拔大赛,选派96人分别以不同学科(学段)代表海丰县参加汕尾市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市一等奖19人、二等奖37人、三等奖40人;选派19人分别代表汕尾市参加第三届广东省青年教师能力大赛,其中华中师范大学海丰附属学校的张雪亮老师(信息技术)和海丰县红城中学的林淑如老师(美术)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曾建生(体育)3人获得省二等奖,16人获得省三等奖。
2.立足高效课堂,开展科研课题研究。以“求高效,提质量”为原则,重点加强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及研究。充分发挥学科基地平台引领辐射作用,积极推动学科基地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组织学科教研基地典型教改经验的交流、教学观摩和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活动,推广学科教研基地的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等教学成果。一年来,我县成功立项开题研究的课题有171项,其中省级4项、市级41项、县级126项,由海丰县中心幼儿园领衔研究的广东省学前教育“新课程”科学保教示范项目《基于本土文化资源的幼儿园自主游戏研究》顺利开题。
3.开展中考、高考备考活动,提高备考效率。邀请东莞、深圳一线名师和专家举办讲座,开展中、高考备考工作研讨活动,选派语文、数学、英语等9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到广州、宁波参加高中教材培训研讨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提高了本地教师中高考备考的方向性和准确性,为我县中、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平安为基,育人环境不断优化
1.深化法治教育。高规格、多场次召开全县教育系统安全、德育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学校安全和德育工作。积极开展法治教育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食品、宿舍、交通、消防、防欺凌、防(性侵)伤害、防斗殴、防偷盗等违法犯罪、国家安全、森林防火、防溺水、网络安全、反邪教等校园安全教育,加强家校协同,共筑学生安全防火墙;邀请心理健康教育名师举办预防校园欺凌专题视频讲座共2个场次,参与教师5000多人次,聘任80名现任民警作为学校法制副校长,参与制定学校法制教育计划,为全体师生开展法制教育讲座,进一步增强师生法治观念,提升师生法治意识。
2.加强校园安全环境整治。联合公安部门开展校园治安防范工作和“五统一”检查5次,联合县交警大队、县交通运输局开展校车安全大检查6次,与县市监局联合或单独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4次,组织开展开学校园安全大检查2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实验室、消防等综合检查2次,开展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和防校园欺凌大检查1次,学校消防和食堂用电安全检查1次,共发放整改通知书1000余份,整改和消除安全隐患2000余处,全面解决了专职保安、校园围墙高度不达标、校门口视频监控与公安联网等问题;与学校签订《海丰县学校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防校园欺凌责任书》《海丰县教育系统预防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工作目标责任书》共162份,组织发放了防溺水告家长书、交通安全告家长书、森林防火告家长书39万余份。
3.推进新时代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广东省文明城市部署安排,定期组织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健康常识教育和校园卫生清扫等工作,师生卫生健康意识明显增强,校园内外环境卫生水平明显提升,切实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全市新时代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测评排名中,我县总体情况较好,高中组林伟华中学排名第二,初中组附城中学排名第二,黄羌中心小学、城东镇中心小学分别在小学组中排名第一、第三,受到汕尾市文明委的表彰。组织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并从各校推荐的160多名参选“新时代好少年”的学生中,择优推荐36位学生参加“汕尾市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最终有31名学生获得“汕尾市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在全市各县区中入围人数最多。
4.常态化筑牢疫情防线。严格贯彻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常态化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结核病、诺如病毒、流行季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各项工作。在秋季开学前,落实二十余万返校师生全员核酸检测。着力推进师生疫苗接种工作,截至12月23日,教师两针接种率达95%以上,12岁以上学生两针接种率达98%,3-11岁学生一针接种率达93%、二针接种率73%,完成市、县疫情防控中心下达的新冠病毒疫苗教师和学生的接种任务。
过去的一年,教育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较好地完成了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以此同时,教育服务效能不断增强。全面落实县委第四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认真办理市、县人大议案建议、政协提案,主办人大议案建议4件、政协提案14件,办复率100%;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县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施项目148个,已完成的项目94个;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开展教育系统“减证便民”行动,减少盖章、审核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我局入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事项 21项,共接待办事群众324人次,受理业务324件,办结率100%,没有出现因服务不到位、不及时而被申请人投诉或媒体曝光的情形。
当然,在教育工作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城乡之间办学差距明显,“城镇挤”“乡村弱”的问题突出,学前、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供给严重不足。二是教育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缓慢,一定程度制约了教育发展步伐。三是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结构性缺编现象突出,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对教师教研及管理培训还不够精细化,教师队伍工作积极性不高。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强统筹协调,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是全面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新的一年,我们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对教育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打好打赢民生补短大会战”,扎实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学校班子队伍建设年”“教育项目推进年”活动,推动海丰教育高质量发展。
按照这一基本思路,2022年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坚持和完善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高质量多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成立教育工委基层党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坚实基层组织建设平台;加强党务工作者党务党建知识培训,组织一批优秀党员干部外出培训学习。组织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一校一品”“一支部一特色”的创建活动,打造教育党建的特色品牌。
2.继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着眼教育机会公平,推进以城带乡、以强带弱,有序推进实施集团化(联盟)办学,探索学区一体化管理模式,推动教学理念、模式、资源等实现城乡一体化。制定出台《海丰县集团化(联盟)办学实施意见》,积极组织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施。关注农村教育,教育资源向农村落后地区和边远地区倾斜,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继续做好对口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健全完善《海丰县义务教育学校全口径对口帮扶实施方案》,引导县城地区和中心镇优质学校深入受援学校,为受援学校教育教学把脉问诊,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帮助受援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编制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方案。依法落实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加强县域内义务教育统筹力度,科学规划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全面理顺办学体制机制。以实施义务教育结构调整为抓手,编制《海丰县2022—2025年义务教育发展专项行动方案》《海丰县购买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学位实施办法》(草稿),报县人民政府审定实施,确保到2025年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3.8万个以上,实现到2022年底,公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达到85%;到2025年,公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达到95%的目标要求。
4.高效推进教育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大力开展“教育项目推进年”活动,全力推进彭湃中学提质升级工程(二期)、云岭实验学校、县机关幼儿园、海丰卫生学校、新望小学、长埔小学、公平实验幼儿园、梅陇实验幼儿园等重点民生项目。
5.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以师德建设为先导,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力度,落实好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加强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编制的动态管理,加快推进学校专任教师招聘工作,做好超编学校教师分流、临聘教师辞退工作,促进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积极开展“学校班子队伍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班子队伍建设,增强班子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纪律意识、廉洁意识,提高班子的精气神、凝聚力和战斗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思维新、情怀深、办事公、自律严、人格正的学校领导班子队伍,并通过加强学校班子队伍建设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
6.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深入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北师大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强“三名”工作室主持人和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活动,加大对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把彭湃中学、县实验小学、县中心幼儿园等30个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成为“促进高效学习”课堂变革实验和深化课改试点示范校。提升学前教育保教水平,举办海丰县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推进会暨幼儿园教师培训讲座。持续实施“决胜课堂”行动,积极组织学科教师参加省、市、县学科技能大赛,开展优质课、课件制作、教案(案例)和教学论文评比等活动。加大教学视导力度,开展经常性教研活动,促进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有效落实和各学科均衡发展。加强对2021年已立项的126个县微型课题、41个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和4个省级立项课题的课题组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确保顺利结题。以“海丰县高中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培训服务项目”为抓手,积极应对新高考综合改革,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提高备考质量,同时借鉴高考备考经验,提高中考备考效果。
7.全面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制定出台《海丰县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方案》(草稿),报县人民政府审定实施。全面停止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包括分校区)的筹设、设立,探索实施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风险评估机制,推动民办教育优质发展。
8.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强化学前教育公办经费保障,通过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回收回购、转制、扩班增容和公办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等多种方式,分类推进公办学位扩容和建设,全面完成学前教育“5080”攻坚工作任务。
9.推进中、高考综合改革。落实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落实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序推进选课走班;严格控制普通高中班额标准,坚决杜绝普通高中班额出现超55人的现象;围绕高考改革、选课走班需要,进一步提升普通高中办学品质。按照市出台的新中考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并加强对全县初中学校的管理和指导。
10.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全面完善附城镇中心小学等8所义务教育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扩大特殊学生随班就读资源,全面提升特殊教育办学规模。做好义务教育入学安置,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完善送教上门制度,发挥特殊教育学校的骨干作用,深化医教结合实验工作,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规模显著扩大。
11.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以“扩容、提质、强服务”为主线,继续推动县中职学校创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项目的实施,加快推进汕尾市海丰卫生学校建设,扩大招生规模,做大做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12.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严格执行控辍保学定期通报制度和经常性督导评价,并将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出台学籍管理规范性文件,全面实行学籍电子注册,严把学生变动关。加强对易辍生、学困生管理,指导学校建立学困生档案,开展学生“厌学”现象的专题调研,探索解决办法。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控制在1.16%以内,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7.5%。
13.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切实树牢“安全发展理念”,以“文明校园”创建为载体,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以推进“1331”工程为抓手,全面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要任务。不断强化“红线意识”,强化隐患排查,实施专项整治,重点开展校园周边安全环境专项整治、校园学生欺凌专项整治、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治理,交通、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和未成年人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推动形成校园安全重点工作定期检查、定期梳理、定期研究、定期总结的常态工作机制,确保校园安全重点工作落实落细。常态化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提升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全力保障校园安全平安稳定。
14.推动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地落实。进一步修订完善《海丰县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办法》《海丰县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质量监测指导意见》,完善对国家义务教育“双减”监测平台的管理使用,建立国家课程建设、学生作业负担、质量监测等方面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双减”政策落地落实。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全面规范培训行为,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修订完善《海丰县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指导意见》,加强对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的管理、监督和指导,确保2022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县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联系,重点加强对午托、课后服务学生饮食的监管,确保学生食品安全、可靠。
15.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在学生中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优化学校课程设置,丰富劳动形式,提升劳动能力、培育劳动精神、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建立一批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16.实施义务教育“提质强校”工程。认真总结、评估9所“提质强校”实验学校第一、二阶段工作,加大对9所实验学校第三阶段工作的指导,配套制定相应的指导意见、评估办法等。
17.做好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结合义务教育结构调整工作的实施,全面修订完善《海丰县2022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意见》,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班额标准,确保在2022年全面落实化解大班额问题。严格控制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范围,压缩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停止办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接收公办学校在校生转入手续,确保达到省、市规定的在校生比例要求。全面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行为,严禁以面试、面谈、人机对话、简历材料等任何形式为依据进行招生,严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跨区域、超计划招生,全面规范民办学校的招生工作。加强对普通高中招生入学工作的管理,严格控制招生计划和招生任务,坚决杜绝未经批准超计划违规招生的发生。加强学籍管理,严禁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学校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
18.进一步强化督导效能。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发挥督导职能。开展“双减”和“五项管理”督查,更好的做好省对县政府履职教育评价及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工作;推进学校等级和规范办学(园)行为督导评估;健全完善督学责任区和督学队伍建设,开展督学的培养培训,进一步提高督学的督导水平,加强对全县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导,促使全县教育工作有效有序推进。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任务光荣而艰巨,意义重大而深远。面对新的发展任务,我们将进一步恪尽职守,奋发图强,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稳步推进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海丰县教育局
2021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