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县教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1336”工作部署,以办好老区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团结带领全县广大教职工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全县教育事业平稳、健康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3年教育工作情况
(一)党建引领,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积极组织全县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实抓牢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截至目前,全县教育系统累计,党委(党组)开展学习研讨77场次,开展专题党课180场次,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理论学习集中研讨1193场次,发放学习材料675套,覆盖党员9800人次,做到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压实推进各项工作。二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截至目前,完成55所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建设,完成率73.3%。规范全县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名称42个,新成立党组织23个,推动未单独设立党组织的公办学校(幼儿园)单独设立党组织,实现全县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单独设立党组织。三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完成县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从严处理违法违纪行为。今年以来,共处理违法违规人员49人,其中谈话提醒27人、诫勉处理6人、党政纪处分14人、开除2人,有力有效扭转教育系统作风。
(二)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持续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完善教师流动和补充机制,提拔、交流干部84人,交流轮岗中小学教师108名、分流超编学校教师36人、清退临聘教师224人,招聘新教师448名,其中,其中研究生学历20名。强化教师队伍管理,制订《海丰县中小学校教职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指导意见》,规范全县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 行政人员及教师任课管理的通知》《关于推进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贯彻落实行政人员及教师任课要求的通知》,明确学校行政人员及教师的任课要求,有效改变行政任课不达标以及教师专业与任教学科不匹配的现象。制定《海丰县教育局开展教育生态整顿行动方案》,整肃师德师风。强化师资培训,完成国家级培训6人,省级培训6888人次,市、县本级教师培训1.2万人次。二是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学前教育方面,新改扩建城东镇实验幼儿园、海城镇海德幼儿园、附城镇第二幼儿园、金山幼儿园、可塘镇中心幼儿园、海城镇中心幼儿园、梅陇镇实验幼儿园、北部新区幼儿园,增加公办幼儿学位4500个。义务教育方面,建成使用云岭实验学校、城东镇实验小学,增加学位5070个。三是招生工作规范管理。扎实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全县学前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6%、98.8%、97.2%。修订完善《海丰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县城三镇公办小学一年级学位申请房锁定制度,在彭湃中学采用“统一派位、电脑随机摇号”方式录取七年级新生,有力促进教育公平。2023年招收普通高中学生6017人,其中指标到校生550人。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18858人按就近入学安排入读公办学校,其中,一年级10121人、七年级8737人;妥善安置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员随迁子女2820人入读公办学校,其中,一年级1676人、七年级1144人。四是推进教育合作和对口帮扶工作。制定《海丰县“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双百行动”专班工作方案》,与深圳大学、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书,达成帮扶共建事项29条,其中深圳大学12条,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7条。利用好深圳结对帮扶海丰教育的协作机制,安排30名教师到深圳龙岗区跟岗学习,做好深圳龙岗区15名支教教师和2名挂职校长的服务保障工作。五是政策保障有效落实。持续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制定《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全县中小学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学生参与率40.1%,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100%。严格落实资助政策,推进精准资助。今年以来,我县共发放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资助资金1019.54万元,累计受助学生19787人次。受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167笔,贷款金额超3823万元。六是持续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修订完善《海丰县中小学校责任督学管理制度汇编》,全县设置5个督学责任区,挂牌督导的责任督学25人。认真开展“一月一主题”挂牌督导活动,将“一月一主题”教育督导活动与落实“五项管理”、推动“双减”政策全面落地有机结合起来,提升教育督导活动成效。印发《海丰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试用)》,圆满完成2023年广东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及首次普高“省测”任务。
(三)五育并举,坚持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一是以德为先,铸魂润人。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等,增强学生善行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组织指导教育系统32所学校申报“2021-2023年汕尾市文明校园”评选,有26所获得市级文明校园称号。开展全县中学生“优秀学生”和少先队先进集体、优秀个人等评选活动,评选出县级优秀学生314名,推荐上报市优秀学生92名,对25个学校少先队先进集体、133名优秀辅导员、60名海丰县“新时代好少年”进行表彰,其中,柯季彤同学获评2023年度广东省“新时代好少年”,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学生。二是善教利学,以智启人。启用县教师发展中心办公大楼,发挥教研引领作用,多渠道提振教育质量。开展教学视导课1550节,推动14项市级课题、7项省级课题立项,完成县微型课题结题63项、市级课题的中期和结题验收85项。充分发挥14个省、市“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和30个县级学科教研基地引领作用,培养了名校长2人、名教师9人、名班主任3人,引领学员138名。全方位做好中考、高考组织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实现“平安考试”目标。2023年中考成绩明显提升,总平均分496.6分,及格率50.8%,良好率20.7%,最高分801分。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了规模和质量双提升,全县参加高考4627人,本科上线2006人,本科上线率43.4%;特控上线350人,特控率7.6%。本科线、特控线上线率均在全市排名第一位。总分超过600分的有82人,全县被985、211等名牌大学录取的学生达90人,其中马艺维同学以总分685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打破近26年来清华大学零录取记录,树立了海丰教育的新形象。三是阳光运动,强身健体。健全校园体育运动场地的建设和学校体育运动器械的配置,开齐开足体育课,落实阳光体育1小时活动。高质量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工作。积极开展校园体育活动竞赛,组织参加省、市各项学生体育竞赛活动,组织参加2023年汕尾市中学生球类比赛,我县获得足球组别第一名2个,乒乓球组别第一名3个、第二名3个、第三名1个,篮球组别第二名1个、第三名1个,羽毛球组别第二名1个、第三名6个的优异成绩。四是艺术育美,尚美塑人。组织参加2023年汕尾市优秀童谣征集推广活动,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6名;参加2023年广东省中小学优秀校园心理情景剧评选,获得小学组三等奖1名、中职组三等奖1名;组织参加广东省第十五届大中小学校“百歌颂中华”歌咏比赛,荣获少儿合唱组一、二等奖、少儿歌手组三等奖;县实验中学美育案例《让“西秦之花”在校园绽放》荣获广东省2023年中小学校美育优秀案例一等奖;黄羌镇中心小学《客家人的月光光》获评2023年“汕尾市优秀童谣”一等奖。五是以劳促教,实践培志。启用海丰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以基地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劳动教育、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红色文化教育等教育活动,启用以来,开展活动22期,参加实践活动学生9400多人次,有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四)筑牢防线,守护师生健康安全屏障
一是压实校园安全管理责任。出台《海丰县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印发《关于调整海丰县中小学生欺凌治理工作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名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防范学生欺凌、预防学生性侵害工作的通知》等17个文件,先后召开校园安全工作会议15次,全面健全教育系统安全工作机构,压实安全工作责任。二是夯实校园安全基础保障。全面完成安全保卫“五统一”、校园安全“四个100%”建设,特别抓好中小学专职保安员队伍建设,对年龄超过60岁的保安员进行更换,推动安保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建立“警家校”护安护畅模式,全面巩固和提高学校“三防”保障能力。三是加强校园安全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开展开学安全第一课、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安全教育活动,落实每周五和节假日放学前最后一节课安全教育制度,深入开展家访活动,落实家长家庭教育和监护责任,不断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家校社合作共育合力。四是持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加强隐患排查,建立“六类生”台账和心理危机预警库,对675名红级“六类生”,在库的242个高危心理危机个案实施一人一档、专人跟进。协调海丰县5家具备心理服务资质的医院开通学生转介治疗绿色通道,与团县委联合开通了12355心理健康服务热线,常态化开展“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月”等关心关爱活动。五是强化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突出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防欺凌等重点领域防范和综合治理,全年开展督导检查15次,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192处,发放整改通知书31份。主动对接政法、公安、卫健、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聘请法治副校长147名,抓实抓细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治理。
二、存在问题
一是公办学位保障不足。全县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仅11.47%,距离50%的攻坚目标差距大;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21159人,其中,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31188人、占比25.74%,距离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占比5%的工作目标仍有2.5万个学位需要消化。
二是队伍建设有差距。全县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中职、特殊教育学校)核定编制数7608名,现有教职工6772人,整体缺员836名。教师结构性缺员严重,全县公办中小学校音体美专业教师共缺编420名。尤其是专业的校医和心理健康教师严重不足,大部分学校无法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无法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
三是教学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不明
显,中考及格率、优秀率没有明显提升。今年高考虽然我县学子取得全市文理科状元、1名学生圆梦清华的优异成绩,但本科上线率和特控上线率距离全省本科平均上线率仍有一定差距,走好海丰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三、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全县教育工作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严格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1336”工作部署及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运用好主题教育成果,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在“六个着力”上下功夫,持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海丰老区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着力在强化党建引领上抓长效。一是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切实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拥护“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二是积极主动扛起党建主责主业。深化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不断推动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三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定不移抓牢党的政治建设,扎实推进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坚定不移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进一步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着力在优质资源供给上深作为。一是统筹调配推进项目建设。增加中心城区学位供给,加快义务教育学位建设,突出重点保证城镇学位供给,努力解决“公办缺、城镇挤”问题。二是加速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制定实施《海丰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方案》,按照“成熟一所,撤并一所”的原则,全面研判,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撤并全县30所在校生低于100人的“麻雀学校”,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三)着力在提升教育质量上聚合力。一是不断强化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研究力,在心理健康、劳动教育、体育艺术等方面加强探索,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二是夯实教学质量生命线。进一步提高质量兴教意识,压实质量责任,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督查,落实推门听课制度,巡课制度、教研活动日制度,督促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深入教学一线,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好各学科平时的质量检测工作,科学实施日常教学评价,努力提升学生学业水平。做好高考备考工作,力争2024年普通高考我县本科上线率达50%以上、赶超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认真落实家访制度,注重家庭教育指导,完善多部门协调配合的育人机制。
(四)着力在加快队伍发展上蓄后劲。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教师队伍意识形态管控和教育工作。开展“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年”活动,切实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二是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做好教师招聘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招聘590位新教师进入缺编学校。落实“国培”“省培”计划、和县级各项教育、教师培训。加快推进新一轮“三名工作室”建设,以名师工作室等优秀教师培养载体,创新高效的课堂范式,加强学科间的拓展和融合,构建全学科育人模式。三是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强化教师待遇保障,组织好教师职称评审、各类优秀先进荐评、调整教师岗位聘任等工作,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五)着力在教育综合改革上再提速。一是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和民办幼儿园管理和业务指导,严格民办幼儿园年检,集中整治“小学化”倾向、办园条件不达标、师资配置不合理等突出问题,着力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育教育质量。加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督查,指导做好党建、招生、校园安全等工作,全方位提升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二是深化落实“双减”政策。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持续巩固和扩大专项治理成果,加强学生“五项管理”,做强做优校内课后服务,优化开展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等活动,切实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三是强化教育督导工作。坚持综合督导、专项督导与挂牌督导有机结合,形成“以随访性督导为基础,以综合督导为主导,以专项督导为辅助”的中小学督导评估机制,提升督学专业化水平和对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的指导服务能力。
(六)着力在安全生产稳定上固根基。一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校“三防”保障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学生预防欺凌宣传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安全知识宣传,进一步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三是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重点关注预防校园欺凌、学生心理健康、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预防溺水等工作,不定期开展督查整治。四是进一步明确家长、各乡镇、各部门学校安全工作职责要求,加强联防联控,综合治理,确保全县校园安全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