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海丰县可塘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52100724733XT/2023-00036 分类:
发布机构: 海丰县可塘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3-09-09
名称: “三圈”融合强阵地,“三心”服务惠民生——可塘镇打造触手可及的“身边党建服务圈”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9-1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三圈”融合强阵地,“三心”服务惠民生——可塘镇打造触手可及的“身边党建服务圈”

发布日期:2023-09-10  浏览次数:-

 "三圈"融合强阵地,"三心"服务惠民生——可塘镇打造触手可及的

"身边党建服务圈"

        近年来,可塘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作用,全面打通党群服务“最后一公里”,按照“一条特色党建路线、一份党建地图、一个党建服务圈”的工作思路,围绕“固本强基、建强阵地、多元善治、服务有质、寓教于乐”目标,以党建融合便民服务圈、基层治理圈以及生活宣教圈为抓手,打造触手可及的“身边党建服务圈”,力争好评在基层涌现、服务在基层完善、力量在基层汇聚、优惠向基层倾斜,为群众提供舒心、暖心、贴心的服务。


        党建引领便民服务圈,干部群众齐舒心。可塘镇积极探索服务阵地建设,持续深化镇、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实体化功能化建设,发挥党群服务中心“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作用,打造群众愿意来、方便来、经常来的基层党建便民阵地,让镇村更有温度、社会更具认同、群众更加幸福。


640.png       

        一是绘就党建地图,完善资源配备。党群服务中心是近距离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其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强不强,直接关联着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可塘镇结合群众需求、地域特点,升级打造功能齐全的党群服务中心。目前,已建成1个镇级党群服务中心、21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以及1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形成一幅分布合理、配备齐全的“党建地图”。依托“党建地图”能够轻而易举实现开展党群活动、寻找活动场地、完成业务办理等,结合微信朋友圈、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介,实现线上宣传与线下资源有机融合,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


650.png660.png


         二是汇编服务指南,优化服务体验。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让群众“少跑一次路、不跑冤枉路”。可塘镇结合现有镇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汇编一册党群服务指南,明确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置、活动内容、开展频次等要求,进一步提高干部和群众办事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加强对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后期运行维护的使用指导,提高标准化、规范化程度。


670.png680.png        

        三是增设便民设施,提高服务质量。群众事情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直以来,可塘镇积极推进老人“吃饭难”、户外劳动者关注度低等问题的解决,以党建引领以及增强社会认同感。目前,已建成6个幸福食堂,配齐桌椅餐具、消毒柜等基础物品,健全管理制度、就餐标准等,以联金村、仓前村为试点村率先投入使用。在商铺云集、户外为抓手,通过党组织引领、党员群众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动幸福食堂、爱心驿站等建设,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户外劳动者体面劳动、舒心劳动劳动者众多的镇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成了10个爱心驿站,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精准化水平,为拓宽和提升户外劳动者服务提供了阵地支持。



       四是完善五小场所,提升生活品质。为深入贯彻落实激励关爱基层干部文件精神,将“五小”场所及周转房建设作为关心关爱干部的重要举措,按照“巩固升级、创新实用、优化整合”原则,投入资金300多万元进行建设。目前,已建成可容纳150人用餐的食堂;改造升级现有老旧厕所,在原有位置改建2个卫生间、1个小澡堂;利用镇三楼楼梯旁15平方米的闲置空地建成小图书室;利用四楼楼顶空地改造升级为小文体室,室内配套娱乐设备及休息区;流转原水利所3层建筑进行重新设计装修建成14间干部周转房。真正让基层干部在镇内实现“学得静心、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住得舒心”。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圈,群众声音话暖心。可塘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逐步探索形成基层治理服务圈,为群众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服务,保障群众日常生活,让群众生活在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氛围中。


700.png710.png        一是红色网格化管理。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可塘镇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党支部为基本单元,梳理党组织架构图,由各党支部认领网格,按照党员分类管理办法有选择性地向网格注入“红色力量”,将基层党建、政策宣传、疫情防控、信息采集、文明引导、治安联防等工作列入网格工作责任清单,进一步优化村(社区)治理体系。通过积极打造基层治理队伍,由专职网格员和党员干部兼任组成,其中党员比例高达78%。治理队伍娴熟利用“民情地图”网络平台,每天完成“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等工作,推动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高效治理模式,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720.png        二是全面推行“一中心四组”。研习镇级“一中心四平台”模式,推进村级“一中心四组”建设,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充分发挥“一中心四组”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保障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运行顺畅。工作日期间,实行村(社区)“两委”干部轮流坐班,张贴“两委”干部、驻村工作组联系便民卡。节假日及“三防”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2名值班人员值班期间不得离开村(社区)服务圈,保持手机畅通,确保应急事件第一时间处置。


730.png


       三是开展“敲门敲窗、扫楼扫街”专项行动。根据可塘社区实际情况,制定“扫街扫楼”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专项行动小组,并以小网格为依据设立工作小组,对辖区内街道、楼宇等进行“扫街”摸查。通过多样方式宣传“扫街”行动意义,提高群众理解度、配合度;进行错峰排查,让摸查行动在社区全覆盖;发放禁毒、政策法规等手册,告诫居民做到遵纪守法,共同维护社区安全稳定。下来,将持续推进“扫楼扫街”行动,抓细抓实“扫楼扫街”摸查行动的各项工作措施,为城市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数据保障。


       党建引领生活宣教圈,文娱生活更贴心。可塘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着力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持续引领文明风尚、增强群众幸福感,不断厚植文明沃土。740.png

        一是积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建设是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开拓新局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城乡思想文化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将敬老爱幼、健康生活、生态环保、移风易俗等理念融入其中,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真正让新思想、新政策、新风尚往“深”里走、“实”里走、“心里走”。750.png

        二是利用镇党校分教点宣教。根据新形势下教育培训需要,聚焦镇内产业资源、绿色资源、乡村振兴、红色资源等领域,充分利用凤山烈士墓、可塘珠宝交易市场、油占米种植基地、上达村荔枝园4个特色现场教学点开展特色宣教活动,举办此类活动不仅打破地域限制和场地限制,还能承担党校部分教育培训压力,不断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和综合能力,从而更扎实地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推动可塘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760.png

       三是升级广场丰富文娱生活。可塘镇对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隐患的可塘社区文化广场进行了翻新打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并配备了各类设备设施、增设运动跑道,通过发动可塘社区文化广场舞蹈队、可塘晨曦广场舞队、武术馆等文体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通过文娱活动这个媒介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联系起来,形成具有共同爱好的社会群体,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生活,提高社区文明程度,现日均可接待居民200余人。


     “哪里有需求,党建项目就覆盖到哪里”,围绕“服务”二字,做好“党建”文章,可塘镇构建一个党建服务圈,充分彰显了党建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服务共享的基层治理优势,给党员群众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便利的生活环境,也正因为党建服务圈的可触可摸可感,群众才更安心、放心和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