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深圳市龙岗区驻联安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邀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陈建伟研究员和伍龙梅博士、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汕尾分院驻点成员、汕尾市农业科学院等一行六人赴汕尾市海丰县联安镇调研“龙舟水”后水稻生产调研和灾后指导工作、“稻稻麦”新型种植模式可行性方案探讨。与联安镇委副书记余海冰、联安经济发展中心主任江永蓬、合作社主要负责人和种植大户代表等进行了交流探讨。
据余海冰介绍,此次联安镇的“龙舟水”具有持续性强、波及范围广等特点,对此,联安镇委、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高度重视农业防涝抗灾工作,积极组织专家团队深入联安镇开展水稻生产调研和灾后补救措施指导。
根据实地考察情况,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出,暴雨过后应及时排水,清理稻田垃圾、清洁稻叶上的泥沙,特别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钻蛀性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并提供了具体的防治方案。随后,余海冰副书记等一行应邀对联安镇新型种植模式“稻稻麦”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可行性探讨和分析,后续将先从品种引进、筛选、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等方面开展试验。
据调研考察结果,联安镇水稻生产虽受“龙舟水”影响,但未造成没顶灾害,只要灾后及时做好补救措施,不会对联安镇水稻产量造成大的影响。同时,“稻稻麦”种植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方式,对提高复种指数和保障粮食产量意义重大,此次调研受到当地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充分肯定,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情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切实保障了粮食生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