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海丰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5215814382027/2025-00002 分类:
发布机构: 海丰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4-12-06
名称: 海丰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1-07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海丰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1-07  浏览次数:-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和“百千万工程紧密围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方向,把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抓手,不断丰富公共文旅产品供给、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强化文旅市场引导,全面推进我县文广旅体事业繁荣发展。现就我局2024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强化党建统领,推动机关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过组织集中学习、线上线下结合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紧密结合“三会一课”、“一月一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在学思践悟上下功夫。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文广旅体系统组织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场次,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共180多场次,青年理论学习50场次,开展实地教学6场次。二是突出规范化建设,筑牢筑强基层战斗堡垒。持续推动党建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着力打造“四强”党支部。1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严格把好入党质量关今年以来,培养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人,党员发展对象4人,预备党员2人,预备党员转正5人,如期完成党员发展计划,为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2)健全基层组织建设,督促指导县文化馆、县红城电影院党支部进行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2名,并有序推进局机关党委委员会和机关纪委委员会换届选举事项;(3)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重大节日组织开展“返乡走亲”、“入户联心”活动,今年共开展7次,参加干部人数达120人次,走访村(社区)15个,联系群众120户,宣传宣讲政策16次,收集村情民意99条,建言献策82条,实际解决问题(困难)80件;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对本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80岁以上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20246月,我局第一党支部被县直机关工委命名为第一批县直机关“四强”党支部,县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党支部被评为县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魏玮同志被评为县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结合党纪学习教育的开展,我局及时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并由党组书记作警示教育专题辅导报告,组织收看了警示教育片《失衡的天平——汕尾市政法系统腐败案警示录》,发放了《近年来汕尾市查处行政执法、司法领域严重违纪违法干部忏悔录》,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思想防线,确保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

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基层服务扩容提质

一是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及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工作。开展全省第十次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我县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参评,其中附城镇、联安镇文化站被评为一级站,其余10个镇文化站也评为二级以上;逐步推进25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工作,配齐农村文体协管员,精准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二是提升海丰县文化馆、图书馆服务效能。加快推进总分管制及服务点建设工作,县文化馆今年完成全县5个分馆21个服务点建设工作,图书馆今年完成3个分馆、7个服务点建设工作。已经实现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12个镇全覆盖。在我县图书馆三楼建设有古书籍善本保护的功能室,将采购恒温恒湿储藏柜、恒温恒湿空调、低氧充氮消杀系统、古籍扫描仪、投影仪、古籍展示屏等设备;现已将功能室基本装修完成,基础设施改造已完成,500本古籍扫描工作已完成,建立了数字图书库,部分设备已进驻,目前正在安装中,计划年底完成设备安装。三是积极打造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在我县原有的10个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基础上,今年新增5个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汕尾非遗及民俗文化展馆、联安镇“鹭鸟栖息地 艺术家小镇”、海丰县天虹购物中心非遗传承空间、海丰县海陆丰虎狮文创馆、可塘彩宝展览馆。四是推进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和三线整治工作。县政府已召开县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协调会,协调解决建设资金和预算审核问题、应急广播接收终端配套问题、后期运营维护等问题,概算总投资为485.85万元,已邀请第三方公司做预算书,计划第一期项目20251月完成招标,预计3月完工。积极配合县科工信局开展“三线”专项整治联合行动,截至11月底,海丰广电网络线路投入资金19.0035万元、448人次、160车次、清理废线8.1吨、消除安全隐患269处。今年已开展完成“三线"整治行政村18个。

(三)广泛开展群文活动,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一是依托基层文化阵地,积极开展文化活动。积极指导图书馆、文化馆(站)常态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2024年我县先后开展多场文化活动:开展“走进红城赏非遗 请到海丰过大年”海丰县春节文体系列活动;开展“好戏连台韵芳华 非遗送暖进万家”文化系列活动;开展第二届海丰县妈祖绕境巡安活动;开展“畅游海丰、感受非遗”助力“5·19中国旅游日”快闪活动;开展2024年海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开展“千年古邑传非遗 东方红城绽光彩”领航实业“非遗嘉年华”活动;举办“红城飞舞 夏季村晚”海丰县广场舞大赛等。二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发挥戏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开展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西秦戏《麒麟夺锦》首演、“璀璨非遗 梨园盛宴”国家级戏曲非遗交流演出等文化惠民活动,据统计,2024年西秦戏、白字戏艺术传承中心共完成200余场文化惠民演出,同时协助市局在海丰103个村开展“2024年汕尾市戏曲进乡村演出活动”。戏曲进校园”惠及星海音乐学院、城区光明小学、县林伟华中学、陆安高级中学、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汕尾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三是培育文旅新业态,盘活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民营文化创意企业,现逐步形成一批以刘家境虎狮文创馆、富丽锦鲤园、星际动漫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将非遗文创产品、锦鲤产业、动漫手创与文化旅游有机融合;以天虹广场商圈为典型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常态化开展非遗展示活动,积极探索“非遗+商超”模式,不断激发传承活力,激活海丰文化经济。

(四)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推进优秀非遗传承发展

一是创新打造非遗精品。完成海丰县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名录已在海丰县人民政府官网公布;白字戏新创剧目《小民宋士杰》申请国家级非遗项目专项保护资金63万元,已完成首演工作;西秦戏《麒麟夺锦》申请2024年国家艺术基金;《村官阿和》《守城记》已申请广东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专项扶持资金,完成采风论证及剧本提纲,预计本月完成剧目创作并进入排演阶段;县非遗保护中心积极推进《麒麟舞》剧本、公益绘本创作、海丰歌谣增订本工作,计划本月印刷出版。二是加强非遗传承教育。指导海丰中等职业学校新开设戏曲表演专业,秋季班已招生32名学生;广东省舞蹈职业学院20名西秦戏曲艺术专业人才已赴西秦戏艺术传承中心实习;推荐白字戏余海平、西秦戏许子佳申报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经市文广旅体局审核通过,并向社会公示后,申报材料现已报送省厅审核;白字戏与星海音乐学院院校合作,《戏说海陆丰·探秘红土地》公共选修课三年合作圆满收官。三是加强优秀非遗推广交流工作。今年5月白字戏受邀参加第二届海丝泉州戏剧周暨2024全国南戏展演,为广大群众献上《白罗衫·询陶》《金叶菊·御告》;827-91日,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开幕,我县西秦戏《赵氏孤儿·挂画》、白字戏《珍珠记·扫窗会》受邀进行展示展演;928日,西秦、白字戏艺术传承中心演员积极参加首届粤港澳(第十一届广东省)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汕尾赛区),西秦戏艺术传承中心剧目揽获2金、1银、2铜佳绩,白字戏艺术传承中心剧目揽获2金、2银、3铜佳绩。

(五)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大湖滨海生态旅游区于123日成功评定国家3A级旅游景区;新山村红色旅游区于73日成功评定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推进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启动海丰老县城骑楼文化保护及旅游项目一期建设,通过项目建设,为培育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做好谋划。为促进工程协调开展,根据县政府决定,我局已委托海城镇政府作为实施单位,整体打造中山路片区。二是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积极打造特色旅游线路:结合春季时令特点,将莲花山片区、黄羌林场等优势资源纳入“郊游踏青·生态康养体验之旅”线路进行宣传推广;“绿美汕尾 美食养生”汕尾春季美食之旅也入选2024年广东省四季美食旅游精品线路;“寻味海丰·畅享清鲜”旅游线路参选了“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同时指导各特色村和民宿发挥好乡村旅游重要载体作用,大湖镇高螺村已成功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并推荐海丰醉山居民宿中心、海城银泉山庄、田园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申报第四批南粤森林人家,促进森林旅游健康发展。三是强化旅游宣传推广。配合做好广东文旅品牌宣传推广素材征集工作并组织景区参加汕尾市“十大热门景点”评选活动,进一步加大文旅资源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利用市搭建的宣传推广平台,如汕尾文旅宣传推介暨广东省景区行业协会会员代表大会、广东国际产业旅游博览会等,宣传推介海丰两天一夜旅游线路,并组织本地文旅企业赴重庆、成都、武汉、南京等地参加汕尾市文旅房地产招商推介会,对海丰精品路线进行推介。

截至202411月,我县共接待游客867.6万人,接待过夜游客448.2万人,旅游总收入44.25亿元。(2024年统计口径调整为去重数据,统计口径不同,同比增降波动平稳)。

(六)推动文物保护工作,活化利用优质红色资源

一是积极开展文物本体修缮工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宫红场旧址——红台修缮工程已全面完成,并通过终验;红宫大成殿、大成门、红场大门、赤山约农会旧址修缮工程勘察设计方案全面完成,并完成财政预算审核,现进入施工招投标阶段。省级文保单位彭湃烈士故居、得趣书室修缮工程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市级文保单位东征军黄埔军校政治部旧址修缮工程已完成监理施工采购,进入施工阶段,目前完成约50%的施工量;丘东平故居修缮工程完成初步验收,已进行整改、完善材料,并向市局申请终验;海丰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准提阁)修缮工程施工稳步开展。二是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四普”工作现已进入实地调查阶段,目前我局根据争取到的县级财政普查经费45万元,采购了第三方技术服务,完成文物点实地调查142处,其中复查三普登记文物点139处,新发现文物点3处。现正在推进内业资料的整理和填报,确保完成年底完成60%的任务。三是活化利用各类红色阵地和资源。组织指导各场馆充分发挥教育阵地作用,通过展陈、讲红色故事、讲微党课等,向社会各界宣传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如红宫红场举办的“红心向党 革命故事会”、大思政课进校园等活动,不断加深对干部群众爱国情怀的熏陶。

(七)丰富体育赛事活动供给,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体育事业规划引领逐步完善。我局聚焦强化顶层设计,结合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海丰体育发展优势,委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海丰县体育发展规划(2020-2035)》,研究确定海丰县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策略,目前该发展规划已通过县规委会审议,并于202478日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二是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稳定推进。海丰县文体中心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择址于海城镇新望村委老祖坑周边,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4.3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约5.4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公共体育馆、全民健身综合馆、田径场、非遗展示馆、游客集散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可研批复,地块取得省政府用地批复,文体中心地块控制性规划图则已完成,待上政府常务会,并已请示县政府启动文体中心项目。待控规通过,政府同意后即开展项目勘探、设计、概算等前期工作。三是全民健身体育赛事活动众彩纷呈。2024年,我县举办县级体育赛事活动13项,基层自发组织赛事活动25项。春节期间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赛事,包含围棋、足球、乒乓球等活动;端午节期间我县举办的村级龙舟赛事活动共19场,进一步传承了民俗文化,弘扬龙舟精神;依托全国第16个全民健身日的契机,县业余体育运动校开展了以“公益体育、益智健体”为主题的公益培训班;2024海丰“正升·永利杯”黄羌林场运动小镇半程马拉松由县政府主办,我局与汕尾市国有黄羌林场联合承办,成功通过了中国田径协会B类赛事认证,目前赛事已延期举办;参加了2024年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系列赛、汕尾市第一届海洋运动会等市级体育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筹备举办2024体操等级比赛(广东汕尾海丰站),目前赛事已延期举办。四是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稳步提升。县业余体校武术散打队代表汕尾市参加于今年“广东省青少年锦标赛”武术散打项目比赛,并取得了112个第五名和1个运动员体育道德风尚奖的优异成绩;体操队参加2024年广东省青少年体操锦标赛,取得了男子丁组跳马第三名、男子丁B组跳马第八名、女子丁B组团体第七名、女子丁B组平衡木第八名、女子丁A组自由操第八名的成绩。

(八)维护文旅市场平稳有序,夯实行业监管成效

一是加强文旅市场发展引领。建立“四上”企业培育名录库,将优质“种子”企业和临规企业作为年度重点培育对象,督促企业主动申报“入规”。今年已培育2家“四上”企业(海丰县贝司旅游科技有限公司、海丰县万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大力支持引导民宿和乡村酒店行业发展,截至目前我县共有乡村酒店33间、民宿15间,共有床位3224个,不断引入优质乡村旅游住宿品牌。二是不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结合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和《海丰县“跨城通办”服务事项清单》文件要求,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压缩比均超过95.4%,即办率达到100%;全流程网办达98.33%、一次办、预约办、一门办率100%,实现在线办理平均跑动率为0次,就近办、自助办、综窗办达到100%。今年以来申请审批行政许可事项11个。三是加强文旅场所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积极开展文旅市场安全生产等工作专项检查,结合防风防旱防汛、防灭火、创文创卫、扫黄打非、扫黑除恶、禁毒等工作部署,进一步完善排查机制,坚持日常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截至目前,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200多人次,重点检查辖区内的网吧、KTV、星级饭店、A级旅游景区、印刷出版企业580多家次;今年以来,行政立案查处经营单位9家,罚没款人民币51810元,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4份。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文旅产业统筹引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找准文化旅游发展的契合点,提质培优文旅资源,拓展丰富消费场景,加快建设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紧密围绕贯彻实施市文化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和编制中的《海丰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做好文旅产业规划,进一步深入挖掘海丰地域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突出抓好“传承保护”和“融合发展”工作,将各地的特色旅游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抓好旅游宣传推广、文旅新业态开发培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文旅市场精准整治等工作,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二)加快完善文旅基础配套设施。培育创建A级旅游景区,谋划打造特色旅游精品线路,将几条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的精品乡村文化旅游线路与乡村振兴示范带相结合,因地制宜打造“红色+”、“生态+”、“绿色+”等一批主题乡村,塑造海丰特色旅游圈。坚持大力引导培育文旅产业发展,做好文旅产业规划,积极培育文旅服务业住宿业“四上”龙头企业,开展乡村酒店民宿项目招商引资,引导各乡镇因地制宜建设精品特色民宿,更好满足层次化、个性化、品质化的大众旅游消费需求,激活我县住宿业的发展潜力。

(三)持续丰富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持续性开展公益性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和推进高水平文艺精品创作,推进白字戏《小民宋士杰》首演后在汕尾地区巡演46场;开展白字戏、西秦戏《村官阿和》《守城记》创排工作,筹备剧本研讨会,邀请导演与作曲,落实排练工作事宜,奋力打造舞台艺术精品,擦亮汕尾“广东省戏剧之乡”招牌。

(四)加强文物保护修缮工作。加快推进我县“四普”工作的进展,推动红宫大成殿、大成门、红场大门、赤山约农会旧址修缮工程开展,加快省级文保单位彭湃烈士故居、得趣书室修缮工程和市级文保单位海丰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东征军黄埔军校政治部旧址修缮工程的施工。

(五)深入引领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持续完善我县体育基础设施,继续推进海丰县文体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上马,同步补齐全民健身中心、游泳池(馆)建设短板;加快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确保完成“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行动的重点建设任务。持续打造丰富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积极提升赛事品质、优化赛事格局、扩大赛事参与、培育赛事品牌,并充分发挥县体育社会组织、各镇(场)在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体育事业中的积极作用。

(六)不断强化文旅市场整治工作。进一步压实监管责任,加大明查暗访等检查执法力度,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不断强化对文旅企业、从业人员和产品出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与公安、科工信、市监以及属地镇政府等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协同作战的工作合力,加大文明经营思想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提升行业依法诚信经营意识和氛围。



海丰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