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海丰县附城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5210072472687/2022-00020 分类:
发布机构: 海丰县附城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2-03-19
名称: 附城镇2021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3-19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附城镇2021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2-03-19  浏览次数:-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2016年以来,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砥砺奋进、拼搏实干,实现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完成了镇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镇域经济高速增长。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镇累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63.57亿元,年均增长达18.18%,其中工业产值241.91亿元,农业产值21.66亿元。特别是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2020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68.89亿元,其中工业产值64.45亿元,农业产值4.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3.1亿元,规下工业11.35亿元。全镇新增“四上”企业18家,其中规上工业5家,限上企业13家。新增个体户637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3户,个转企111户,个人独资企业182户,公司企业1337户,市场经济保持活力。引入大型商超天虹百货进驻,海迪五星级酒店即将开业,茶楼、酒吧、KTV林立,助推商贸业繁荣发展,以市民中心为核心的商务区初具雏形。

  ——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大力推进县项目的征地工作,完成征收华耀城片区、海汕路扩建、荣山、联西、海河路西、彭湃医院新址等县政府储备用地约170万平方米,为重点项目落地和实施提供坚强的要素保障。高效完成市民广场、丽江公园建设,相继建成华耀城、海迪公馆、正升华府等大型商住综合体,一批大中型超市、星级宾馆助推商贸业繁荣发展。加快建设彭湃医院新院区(发热门诊)、黄江医院新院、东泰医院,附城卫生院乔迁新址,公共卫生事业不断发展。镇中心小学、第二小学、中心幼儿园高标准建成并招生入学,附城中学改造升级,云岭实验学校、机关幼儿园加快推进,“教育强镇”工作进一步夯实。完成建设湾区红色文化体验景观示范带,推进大云岭森林公园、鹿境山和宝塔山山体绿化美化,升级改造海丽大道、北三环路、南三环永安达至南桥段、西闸至新北至荣港道路、汕尾大道中(西闸)驳省道337匝道等市政路道,顺利实施二环南片排洪工程,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拆除海丽大道荣山段、324国道旁联西村南岭段、海渡路、联河大道以及海丽大道两侧、南三环路南侧等“两违”建筑约15万平方米,拆出了发展空间,拆出了宜居环境。持续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已全面完成,14个行政村102个自然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建成美丽宜居村5个,特色精品村1个,加快创建3A级景区村庄。建成“广东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推进“厕所革命”,统一规划建设标准化公厕74个,旅游厕所24座,户厕127个,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新建垃圾中转站7座,垃圾分类收集点102个,配备专职保洁员124名。开展“创文”“创卫”和“十大行动”“一月一主题”活动,清除背街小巷垃圾、“牛皮癣”,开展“三线”整治,全面改善城乡环境面貌。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河长制”工作,重点开展黄江河西闸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整治,拆除沿河养殖场33家、100多亩,流转土地320亩,建设黄江河河口湿地水循环工程,成为全省利用湿地处理江河污染示范点,荣获“广东省重点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表现突出集体”。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美化绿化道路,提升园林景观,增添城市靓丽色彩。

  ——乡村振兴深入实施。打造“红+绿”乡村振兴“新模式”,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行为,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守住耕地红线,防止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引进农业合作企业8家,成立24个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0多亩,引导农业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已实施“一村一品”项目2个,正在申报“一村一品”项目2个,大力发展水稻、蔬菜种植和海淡水养殖等农业产业,打造“双区”“米袋子”和“菜篮子”。依托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优势,高标准推广种植油占米优质品种2200亩、优质莲藕1000亩、优质茶叶600亩,已注册“新山油占米”“喜莲佳藕”“玉壶香”等20多个商标,打响本土特色品牌。做好“规划”文章,高标准编制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整体方案,打造“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十大美丽乡村”“2018-2020年度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文化与旅游特色村”“广东省乡村振兴大擂台五强村”新山村,示范带动“盆景”串联成“风景”,打造“湾区红色文化体验景观示范带”。圆满承办广东(汕尾)红色文化旅游活动、“老区苏区行汕尾”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全省红色革命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现场会活动、第三届艺道游学全省总决赛、广东省第八届粤东侨博会红色考察活动、2021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等活动。我镇新山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省定红色村、“网红村”,被纳入广东省“东方红城、农运摇篮”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游览节点,成为海陆丰革命地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红色文化名片”,推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以红色旅游吸引人,以生态、风情旅游留住人,打造有机结合的红色旅游新品牌,走实走好“红色文化教育+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路。两年来,红色示范带接待考察团5000多个、游客120多万人,沿线村集体经济增长4倍,年人均收入增长20%。

  ——民生事业提质增效。以“小切口大变化”,推动为民服务落地生根,奋力刷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镇贫困户719户贫困人口1894人,以及新山村和笏口村2个省定贫困村全面达到两个“100%”出列目标。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农业龙头企业汕尾合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得稳定收益,发挥资金经济效益。持续推进县城主干道和背街小巷道路硬底化工作,高质量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方便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全镇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均基本完成县下达的任务,加强632户低保、225户五保、1户孤儿等群体救助保障工作,实现困难群体基层生活保障全覆盖。做好拥军优属和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打造“五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顺利通过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考核验收。面对今年严重旱情,动用345台抽水机、16台挖土机抽水灌溉、竣深河道,清洗启用39个老水井,并送水上门满足群众日常用水需求。有效依托“民情地图”平台,推动基层干部转变作风,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际行动密切干群关系,累计开展人员走访1809次,场所巡查2324次,工作记录42931条,事件上报27337件,切实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平安建设扎实开展。统筹全镇发展与安全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始终坚守新冠肺炎疫情防护阵地,织密织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网,坚持“大数据+网格化+主动监测+群众路线”四轮驱动工作机制,发挥“四人专班”工作机制,共落实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超2500人,实现“零感染”“零疑似”目标,获评汕尾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大力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有效构筑防疫屏障。新建附城消防所和26个电动车充电桩,对全镇33000多个场所开展全覆盖、地毯式、逐家逐户的消防安全排查宣传整治,全方位推广安装智能烟感器,实时火情响应,未发生亡人火灾事故。严格落实“山长制”,让守路口、巡山头、弃陋习、扬新风成为新常态,多年实现“零山火”,如鹿境山从“光秃秃”到“常年绿”。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行动,牵头组织各村(社区)排查各路段的交通安全隐患点56处,实体化运作交通劝导站,在重点路口、重点路段开展交通劝导活动。深化实施全科网格化管理,完善镇村组三级基层治理网格架构,“枫桥经验”派出所试点工作有效开展,“民情地图”“善美村居”“雪亮工程”建设走在全县前列,“一打一拆三整治”、扫黑除恶、信访维稳、法治建设和禁毒示范城市创建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荣获“汕尾市平安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基层建设持续夯实。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打造高效能服务型政府。扎实推进乡镇体制改革,设立“一中心四平台”“九办七中心”的基本架构,调整理顺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县级行政执法职权调整由镇街实施事项目录(第一批)89项。顺利实施2017年和2021年村级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20名村级“头雁”,实现“三个一肩挑”。开展红色党建示范创建,新山村党总支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红色村党建工程示范点”,成为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现场会的参观点;改造升级18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投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每年每村(社区)18万元。突出政治标准,锻造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水平的“狮子型”干部队伍。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五年来,新考录公务员16名、事业干部1名,新发展党员94名,全镇35岁以下的干部23名,占比27%;大专及以上学历79名,占比91%。新一届村(社区)书记、主任实现100%“一肩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下降6岁、大专以上学历提升28.4%,村级班子队伍进一步选优配强。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核查问题线索(信访件)161件,立案审查27件,尚在查处7件。处分20人(村干部13人,镇干部职工7人),其中:诫勉处理2人、党内警告11人、党内严重警告4人、留党察看一年2人、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1人。同时,将廉政教育、纪律教育同作风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弘扬好家风、培育好家教”等活动,不断增强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廉洁意识。

  五年来,我镇先后获得“汕尾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广东省重点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表现突出的集体”“乡村振兴大擂台(汕尾赛区)优秀组织奖”“汕尾市平安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镇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五年,是战胜各种困难、应对各种挑战、不断夺取新胜利的五年,是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历届镇委、镇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离不开党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镇人大的监督支持,更离不开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镇政府,向所有参与和关心、支持附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五年的埋头苦干,我们开创了附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夯实了新一轮跨越腾飞的坚实基础;五年的团结奋斗,我们锻炼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培育了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形成了崇实尚实、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五年的拼搏难以忘怀,五年的成就令人鼓舞,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抓住了机遇,经受了考验,战胜了种种困难,积累了新的经验,也从中深刻体会到:办好附城事情,发展附城经济,实现附城振兴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确保附城的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从容发展,既不急功近利,又不观望等待,认准发展目标就立行立干,找准发展路径就坚定前行;必须坚持树正气、讲团结,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必须坚持维护大局稳定,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必须坚持为民谋利,顺民意、办实事、惠民生,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建设附城的热情和潜能,形成高质量发展、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还存有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总体规模偏小。现代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企业创新产业化能力亟需提升。特色产业优势不明显,核心竞争力不强。二是民生事业发展缓慢。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存在较多短板,教育教学质量仍然偏低,城乡医疗综合服务能力不强,市政规划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三是乡村振兴亟需进一步发力。农业农村发展规划设计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乡村内生动力不足,产业发展薄弱,农民收入偏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全面、不平衡。四是社会治理任务重、压力大。土地等历史遗留问题较多,重复信访问题化解难度大。外来人口众多,管理压力大。乡镇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仍在推进,机构运行和职责分工仍需健全完善。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工作安排

  未来五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附城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美丽宜居宜业“南部新城”、打造“现代化城市客厅”“市县同城化先行区”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胜时期。因此,我们必须立足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紧紧抓住各种有利条件,直面应对各种挑战,全力破解各类难题,推动附城经济社会发展再迈新台阶、再踏新征程。

  按照镇第十六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省委“1+1+9”工作部署、市委“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目标任务和县委“当好排头兵、迈入百强县”的思路举措,谋划好部署好附城高质量发展,打造生态美丽宜居宜业“县城南部新城”“现代化城市客厅”“市县同城化先行区”,为加快推动海丰老区全面振兴发展,奋力当好汕尾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的排头兵,贡献附城力量,体现附城担当。

  为此,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是:

  ——实体经济高质发展。科学把握“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战略机遇,积极利用好区位优势,主动对接,主动支持,主动服务,塑造发展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提升发展新高度。推动实现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农业产值年均增长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以上。

  ——城市活力日益彰显。着眼海丰打造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要求,立足附城区域发展新定位,进一步优化城市国土空间布局,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打造美丽生态宜居宜业的“南部新城”,用好用足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政策,积极实现城市有机更新,打造更多附城风景新名片。

  ——乡村振兴持续发力。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镇重中之重的工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精美农村、培养精勤农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以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为主攻方向,聚焦做好乡村“规划、建设、经营、治理”四篇文章,全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治理体系健全完善。以乡镇体制改革和镇村换届选举为契机,捋清各项治理体制机制和机构职责职能,着力提升行政效能。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全面增进人民福祉,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附城、法治附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各位代表,附城的今天,已展现出蓬勃生机;附城的明天,需要我们共同创造。新的五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是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奋勇争先敢担当,坚定信心再出发,就一定能在“十四五”期间有新的更大的作为。只要全镇上下勠力同心谋发展,奋楫笃行谱新篇,就一定能实现附城振兴发展、高质量发展。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经济发展,全面壮大镇域经济。着眼建设“市县同城化先行区”,打造美丽生态宜居宜业“南部新城”“现代化城市客厅”新定位,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增添城市活力。以“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片区规划、总体规划编制为契机,拓宽以324国道、海丽大道、南北三环路两侧为沿路发展带的城市空间。引进一批具备代表性的商贸物流、休闲旅游、健康医疗等重大项目落户落地,推动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发展,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应俱全的“南部新城”,形成经营美丽城市的“新标杆”。

  (二)聚焦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建设,加快建设红色示范带3A级旅游景区,带动带旺全镇经济发展。抓紧规划建设涵盖红色文化、湿地风光、生态景观等元素的示范带,统筹推进农村电商、文化体验、民宿经济、特色农产品等乡村产业发展。挖掘发展本地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发展都市型现代精品农业企业,做大做强特色优质产业,重点打造圆山菜心和番石榴、新山油占米、笏口莲藕、圆山道山水产养殖等品牌,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加大黄江河、丽江河等污染治理攻坚力度,加快推进“万里碧道”生态长廊建设,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融合发展的附城模式、附城样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重点突破农村“5+2”综合改革,壮大集体经济。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和拆旧复垦工作,深入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完成“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颁证,探索推进集体建设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三)聚焦民生事业,全面补齐民生短板。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着力解决群众烦心事、忧心事、揪心事。要以“创文”“创国卫”为抓手,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两违”查处,加快完成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开展防止水体黑臭整治,加大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力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脱贫攻坚政策、机制、产业、资金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形成脱贫防贫长效机制。做好拥军优属和退伍军人服务管理工作,促进军政、军民团结。继续服务彭湃医院新址、黄江医院、东泰医院、海丰机关幼儿园、云岭实验学校等基建项目。推进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深化移风易俗,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做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三篇文章。

  (四)聚焦安全发展,全面建设平安附城。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始终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重大风险管控及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力遏制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等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着力提升应对旱涝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等处置能力。创新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维护社会稳定安全。健全社会防控体系,积极应用数字化、信息化推进平安附城建设。深入实施“平安细胞工程”,重点打击“黄赌毒”、涉黑涉恶等突出犯罪,加快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打造“无毒附城”。优化社会治理多元共治格局,提升社会基层治理能力。加快构建共治、自治、法治、德治、善治“五治一体”基层治理新格局,进一步完善“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工作机制,绘好用实“民情地图”,实现“多网合一、一网通管”,提升基层服务管理能力。

  (五)聚焦自身建设,全面打造模范政府。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强化执行力,全面增强政府行政效能,为加快发展附城事业提供有力保障。坚持学以增智,学以促干,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解决全镇重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坚持一心为民,用心服务,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强化公共服务委员会引领作用,细化公共服务委员会运作机制建设,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全面规范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事项,打通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坚持求实创新,运转高效,努力建设高效型政府。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数字政府”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突破各种形式的“中梗阻”“下梗阻”,进一步畅通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理政,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坚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解决问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开展行政执法,不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提升执法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坚持为政清廉,秉公用权,努力建设廉洁型政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纪律规矩教育和廉洁风险防控,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盯紧“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坚持“亲清”政商关系,守住清廉底线。

  各位代表,新征程浩然开启,新时代华章铺展。奋力建设好“市县同城化先行区”,推动附城振兴发展、高质量发展,是附城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新一届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镇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建设好“市县同城化先行区”,奋力开创“十四五”时期附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汕尾加快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海丰奋力谱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努力迈入全国百强县行列负起附城担当、贡献附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