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附城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坚持高位统筹、实战导向、矛盾化解“三向发力”,探索出一条具有附城特色的基层善治之路。
强化高位统筹,高标准建好“一中心”
为破解群众办事“多头跑、反复跑”痛点,附城镇党委高度重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坚持抓组织机构建设、抓场所规范建设、抓资源有效整合,镇委书记牵头抓总,强化领导组织机构,选强配优一支共35人的综治信访维稳队伍,实现指挥调度统一化、受理处置高效化;按照“一厅五室”标准,设置群众接访、部门进驻、监控研判、矛盾纠纷调处、心理咨询、网格管理等功能模块,完成面积超150平方米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明确“信息采集—上报—研判—分流—处置—反馈—核查—结案”工作闭环流程,推行“常驻+轮驻+随叫随驻”工作机制,镇平安法治办、派出所等部门集中办公,形成“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协同体系,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强化实战导向,织密安全稳定“一张网”
附城镇综治中心深化互联网、大数据科技应用,将“民情地图”“智慧天眼”等多系统集成一屏,全镇建成视频监控点位249个,实现重要区域全域覆盖、全网共享。优化“镇—村(社区)—网格”三级联动体系,全镇划分大网格1个、中网格20个、小网格89个和微网格308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85名和微网格联络员308名,同时发挥平安稳定“四人小组”力量,对重点场所和“三失一偏”、信访重点、社戒社康等特殊群体进行排查走访,确保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持续深化“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构建辖区最小应急单元163个,安装防撞石墩200余个、护栏100余个,配备可视化对讲机23部,通过天虹、附城中学2个“点”、6条巡防路“线”、20个巡防警格“面”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分析和预警各类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依托“天网+地网+人网”联动机制,全镇累计上报网格事件1132条,办结率100%;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000余次,精准识别并化解矛盾纠纷42宗,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标。
附城镇组织开展最小应急单元培训
强化矛盾化解,打造人民调解“一品牌”
作为“县城南部新城”“市县同城化先行区”,附城镇现有物业小区总量较大、人口较多,近年来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纠纷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为做好房地产领域矛盾风险防范治理工作,附城镇综治中心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于矛盾纠纷化解全过程,积极推动“党组织进小区”建设,在华耀城小区党支部示范点,完善构建“镇党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三级组织架构,让小区党支部成为凝聚各方力量、协调各方关系的核心,引领小区治理工作有序开展。在附城镇党委的统筹协调下,镇综治中心、华耀城党支部成功破解小区附近护栏阻碍交通出行、影响营商环境难题,收获当事人锦旗致谢,彰显治理成效。此外,附城镇综治中心聚焦“定纷止争”,延伸调解触角,在华耀城率先设立“有话好好说”矛盾纠纷调解室分阵地,搭建起小区业主、物业等各方沟通平台,打造人民调解的“附城品牌”。调解室通过“调解+乡情”“调解+警务”“调解+律师”“调解+物业”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已累计接待群众来访20次,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起,最大限度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附城镇相关领导在“有话好好说”调解室约谈物业公司代表
小区业主代表赠送锦旗
下来,附城镇将持续深化综治中心功能建设,一手抓矛盾纠纷化解,一手抓社会治安风险防控,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中心提质增效,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海丰、法治海丰注入更多强劲的附城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