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凝聚奋战“百千万工程”的强大合力。连日来,附城镇紧扣“发现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落实工作在一线”的理念,以新山和圆山两个典型村为试点,围绕“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按照“一张网、全覆盖、心连心”要求,深入开展“入户联心”活动,着力构建“户户有人联、家家有服务”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进“入户联心”活动走深走实,推动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基层党员、网格员、“双百”社工、村(居)民代表等入户作宣讲、听意见、办实事、解民忧,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层层分级强部署、促落实。附城镇坚持“一村一策”,鼓励加强实践探索,以现有全科网格“一张网”为基础细分“微网格”,镇一级为大网格,村一级为中网格,组建入户联心队伍,本着“居住相邻、关系相近、双向选择、方便服务”的原则,5-15户为1个基础联系单元,每个小组单元一般由2名工作人员进行联系,落实“每月访遍”,即每月至少1次全覆盖开展入户走访,确保“户户有人联、家家情况清、事事有人管”,其中,村(社区)“两委”干部重点包联困难群众、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通过深入群众家中,了解村民生活情况、需求和问题,提供服务指导,并汇集村民意见反馈,推动基层治理创新与改善。同时,积极当好政策“宣讲员”,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大白话”宣传“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百千万工程”、绿美附城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广泛开展群众组织和思想动员工作,并分发禁毒、文明社会宣传小手册,让宣讲更有“干货”、更接地气、更聚人气,让村民有意听、听得懂、有启发。截至目前,附城镇新山村、圆山村参与“入户联心”活动党员干部共有126人,已走访812次,印制发放联心卡800余张,宣传“百千万工程”、绿美生态建设、“以旧换新”政策190余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个,收集人居环境整治、社会治安等方面建议15个。
入户走访听民声、知民情。“阿婆,今天感觉咋样?”“您家现在有几口人?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尽管说……”“您最近身体还可以吧?”“头发理得还可以吧,过段时间我们再帮您理。”联户人员将入户走访工作转换为“常回家看看”,背上“联心袋”,走进群众家里,与他们唠家常、心交心,拉近与村民间的距离。在入户过程中,工作人员详细了解群众的看病就医、住房饮水安全、收入支出、子女读书就业等情况以及务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报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引导群众抵制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打牌赌博、涉诈涉毒等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倡导移风易俗,并重点关注老年人、残疾人、贫困户、就业困难人员、外来人员等特殊群体;倾听群众对乡村振兴工作、“百千万工程”、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将群众反映的诉求一一记录到“入户联心”活动服务清单、问题台账中,对于不在村内的住户通过电话回访,询问相关情况,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走访之后,联户人员把走访问题集中汇总,重点落实“讲、看、听、问、帮”五字工作法,把群众清单认真整理,制定帮扶计划,及时跟踪回访,做到应帮尽帮、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服务群众解民忧、惠民生。附城镇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摸清摸透民情民意民困,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结合日常联系和入户走访,组织联户人员为辖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学上门”,打造“初心流动课堂”,宣传党纪学习教育,通过送学入户、讲解到人、关心慰问等方式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学习资料送到老党员手中,让老党员足不出户就能知晓最新学习内容和精神,破解“银发族”的政治学习难题;为辖区内困难党员、群众送去慰问品和问候,当好“服务员”,主动上门排忧解难,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解决好群众实际困难。针对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特别是对低保户、五保户等特殊群体,加强关心关爱,用好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开展送温暖活动。如新山村民吕大溜一家,家庭经济困难,其子女及五个孙子长期没有户口,基本的社会保障、教育资源无法获得,生活也异常艰难,村联户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协助其收集证明材料,陪同前往公安部门完成DNA鉴定,顺利为其家庭成员办理了入户手续,解决了5个孙子的读书问题。
下来,附城镇将继续以民生“联”民心,结合“双报到双服务”,推动党员干部扑下身子、脚板沾泥,深入开展“入户联心”活动,示范引领基层各方力量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常态化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力量组织好、凝聚好,赋能“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