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以《“重走农运路 传红色薪火”研学游》入选2025年度广东省特色研学旅游产品为契机,紧紧围绕红色资源保护与教育传承,不断创新红色旅游开发与管理模式,从内容深耕、形式拓展和多元文化融合三方面发力,打造兼具深度与温度的红色教育体验。

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以“星火燎原第一站”为主题定位,系统整合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将得趣书室旧址、海丰总农会旧址、彭湃烈士故居及红宫红场旧址四大革命地标有机串联,构建起完整的“海陆丰农运之路”研学线路。路线采用沉浸式、情景化设计,引导参与者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深度融入历史,实现从“参观”到“体验”、从“听到”到“感悟”的转变。
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讲解员 林雁冰:
通过重走农运路的沉浸式事迹,让青少年深度探寻红色基因,感悟革命初心,亲身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海陆丰革命精神,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坚定理想信念。
在创新实践中,纪念馆积极探索“红色+”融合模式,将白字戏、滚地金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程体系,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互动教学,推出“小小讲解员”“红色印记打卡”等实践环节,切实增强参与者的代入感和认同感。这种“红色+非遗+实践”的模式,将革命文化、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教育紧密结合,既丰富了红色教育内涵,又提升了教育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讲解员 林雁冰:
(该路线)通过非遗传承与红色文化的结合,让青少年在体验中同时理解革命精神与传统文化价值。
近年来,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始终致力于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通过持续优化场馆服务、深化内容研发、拓展传播渠道,逐步构建起集教育、研学、旅游于一体的红色文化综合体。此次研学项目入选省级特色名单,正是对其创新路径与实践成果的充分肯定。
未来,纪念馆将继续提升服务质量与教育水平,进一步挖掘红色历史内涵,融合多种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红色文化体验。
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讲解员 林雁冰:
这条线路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以青少年为主,接下来我们也将继续提升该项目,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红色教育体验,助力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