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海丰农技专家田间“开方” 恢复灾后生产
受台风影响,海丰部分乡镇农作物受灾。台风过后,县农业农村局迅速组织农技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帮助农户尽快恢复灾后生产。
在可塘、赤坑、陶河等地田间地头,县农技人员深入现场查看水稻受灾情况,因地制宜指导农户做好农田排涝、病虫害防控等相应措施,力求将台风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与植保植检股股长 卓晖山:
根据前后两天在全县各地的调研情况,农田的水位基本在10到20厘米左右,根据水稻生长情况需要进行晒田,农户要及时排水。全县受浸严重的农田有两千亩左右,在赤坑社美村相对较严重,受灾面积差不多有一千五百亩。
据悉,受台风影响,全县晚造生产面临田间湿度大增、水稻抗逆性降低、主要病虫害进入高发期等多重挑战,部分稻田积水甚至被淹更让病虫害滋生风险加剧,严重威胁粮食安全。
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 海丰县农业特聘专家 陈建伟:
现在我县水稻主要是处于孕穗期,小部分进入扬花抽穗期了,这段时期由于刚受了台风的影响,我们要进行一次消杀,主要防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这两个病害,这个还要留意台风带来的纤维性的害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主要防治两病和两虫。喷洒时间选择在早上十点之前和下午三点以后,避开抽穗扬花的时间。
目前,全县各地灾后复产开展有序开展,力保农业稳产减损,守稳守住“粮袋子”“菜篮子”安全。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