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底部
  • 政务微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聚焦海丰 > 乡镇动态
分享到:
【劳模风采·身边的榜样】稻花香里说丰年 最美稻田“守望者”——记全国劳模陈柏威
  • 2025-05-01 20:38
  • 来源: 海丰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机构: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4月28日,喜讯传来,汕尾市丰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生产应用(丝苗米种植)专业工程师陈柏威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聚焦农业前沿科技,积极引进、应用先进技术,敢闯敢拼,勇于创新,走出三农新“稻”路,以实际行动诠释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


图片


记者见到陈柏威时,他正在田间与农户探讨分蘖期水稻管理、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作为一名90后,为什么会选择回到家乡去种田,陈柏威的回答是,他喜欢当农民。

图片

全国劳动模范、汕尾市丰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柏威 :


水稻是知道报恩的。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作为种稻人,我也常有报恩的心,没有国家的强农政策,种稻事业就没有今天这么好的前景。

自2015年种植水稻以来,陈柏威一直严于律己,在从事水稻新品种试种、管理及技术推广工作中,他总是身先士卒,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地头埋头坚守,带领公司社员晨曦而作,戴月而归,数十年如一日,种植的海丰油占米取得了育种及栽培技术推广的丰硕成果。

图片

图片

全国劳动模范、汕尾市丰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柏威 :


我大面积承包土地,因为当时很多土地都撂荒、群众都放弃耕地出去外面打工。目前有600多亩耕地,我们主要以种植2造水稻,一造小麦。

陈柏威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这些土地大的大小的小,高低不平,田埂、沟渠太多。他开始琢磨如何整理沟渠,既能增加播种面积,又方便机械化操作。
图片

全国劳动模范、汕尾市丰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柏威 :


村里人的收入来源很单一,绝大多数人家和我家一样,靠区区几亩水田过生活,而且都是巴掌大的地块,东一块西一块,开个机械进来都转不了身,只能靠牛拉犁或者人工翻地,能不难?种田全靠人工,育秧靠人工,插秧靠人工,施肥靠人工,打药靠人工,收割、脱粒、舂米,样样都是人工,难上加难。村里年轻人都不种地了,个个觉得种地又辛苦又没面子。

陈柏威非常关注农业机械的技术发展,只要有新机器出现,就愿意买来试一试。随着家中购置的农业机械逐渐增多,陈柏威积极为当地农户提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和开展社会化服务、托管服务工作,在我县率先使用水稻机械插秧和无人飞机施肥施药等技术。
图片

农户 陈裕展 :


(陈)柏威经常带我们下地里察看水稻,他种田技术高,为我们提供(种子、种植技术等),这几年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提高很多。

图片

全国劳动模范、汕尾市丰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柏威 :


有些农户缺设备、缺技术,我们进行统一收购、加工,帮助实现标准化种植;有些农户销路不畅,公司帮助他们销售;还有些农民想从事农业生产,我们也会排摸给他们提供合适的岗位。通过这种“抱团闯市场”的方式,让规模优势变得更大,专业水平变得更高,市场贴合度变得更好,真正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有了现代化的装备,还需要有现代化的知识和技能。陈柏威一直保持着学习的劲头,积极参加农业农村部以及省、市、县各级农业部门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多年来,陈柏威及公司先后获得“汕尾市农业重点龙头企业”、“海丰县最美农技员”、“海丰县优秀新型职业农民”、“广东省劳动模范”、“海丰县第三届文明家庭”、“汕尾市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
图片

全国劳动模范、汕尾市丰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柏威 :


要想种稻成功,光靠机械化是不够的,必须走水稻产业化之路。

提高粮食生产的品质,“减肥增效”是关键。在陈柏威种植的稻田里,复合肥、尿素的用量平均比其他农民减少20%,但产量未减反增,通过科学施肥,达到了稳产、节本、增效的目的。
陈柏威说,他将为广大农民代言,为“三农”发展发声。他坚信未来的农业将会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方向上,变得越来越好。以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致富为梦想,无怨无悔地做一名稻田“守望者”。
图片

全国劳动模范、汕尾市丰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柏威 :


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科技强农的队伍里来,可以敲得了电脑也挥得了锄头,一起加入到新农人的大家庭,管好老百姓的“米袋子”,鼓起农民“钱袋子”,真正实现“稻花香里说丰年”。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