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海丰迅速开展农业复产自救 全力保障晚造稳产丰收
连日来,随着洪水逐渐退去,海丰各地加速恢复农业生产,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力争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在赤坑镇社美村田地里,随着洪水逐渐消退,秧苗等农作物的茎叶上留有泥沙,出现不同程度发黄现象。种粮大户黄文加发动农户浇水洗苗,促使禾苗尽快恢复光合呼吸功能,确保晚稻正常生长。
海丰县加发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黄文加:
5号水深可达1米,把这机耕路都淹没了,我采用8台抽水机连续抽水几十个小时才把水排干。现在采取给秧苗喷水,同时喷洒杀虫、杀菌药物和施叶面肥。本来计划这个星期要插秧,受暴雨影响,现在要推后一个星期才能移栽。
海丰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陈荣宇:
赤坑镇黄文加种粮大户种植经验丰富,应对暴雨采取了较好的措施,通过排水、洗苗、喷洒菌药等措施,确保晚造生产如期进行。
不仅要抢排,还要抢种,位于可塘镇的海丰油占米新品种选育与展示基地,农户正忙着栽植秧苗,每天近10亩,田野披上翠绿“新装”。
海丰县中禾专业合作社社长 黄海鹏:
基地种植面积有100亩,暴雨前我们提前对沟渠进行疏通,提前预防,8月5号秧苗受浸高度达15厘米,我们使用抽水机进行排灌,确保秧苗不会被泡坏。今天开始全面进行插秧,这次暴雨对基地的影响不是很大,确保晚造插秧如期进行。
据农技人员介绍,稻田淹浸后,植株抗性降低,各种病害、病虫等极易发生,如果不及时防控,对水稻产量有较大影响。
海丰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陈荣宇:
县农业农村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发动广大种植主体进行抽水、对秧苗加施菌药、螺药等,取得一定的效果,确保了今年晚造生产秧苗的存活率。
目前,全县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正在有序进行中。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