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在梅陇镇了解到,近年来,该镇贯彻落实“传统制造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发展电商、引入智能设备、集聚产业发展等举措,推动传统首饰珠宝产业加速向智能化转型,逐步形成产业涅槃、融湾加速与民生跃变的发展态势。

金银焕彩,玉石流光。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的席卷下,作为“中国首饰之都”,梅陇镇以“传统制造+数字赋能”为笔,在产业转型升级的画卷上绘下浓墨重彩,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目前,全镇拥有首饰企业超3000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黄金、白银、铜等金属年加工量超9000吨,预计2025年总产值超180亿元,成为传统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突围的样板。
广东省汕尾商会常务理事 谢伟雄:
梅陇首饰产业的发展具有根深蒂固的脉络,在上世纪80年代初,海丰籍旅港商人带着珠宝加工技术与市场视野回乡,以“前店后厂”的模式开始点燃了创业火种。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梅陇人辛勤诚信经营,循着“技术返乡、产业扎根”的路径,将首饰加工从家庭小作坊推向规模化生产,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指导下,逐步形成涵盖设计、熔金、起版、镶嵌、打磨,抛光、电镀,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随着时代的变迁、消费需求的升级、市场竞争的加剧等诸多挑战,梅陇镇摒弃“固步自封”思想,审时度势,主动拥抱数字经济,将转型的突破口锁定在“数字赋能全产业链”上。

生产端,首饰加工企业将传统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变身“数字工厂”,原本依赖手工绘图、雕刻蜡模的首饰起版车间,如今,3D打印机成为“标配”,
通过电脑设计建模,几小时就能打印出精度达0.1毫米的蜡模,不仅效率提升35%以上,更实现效率与品质双重跃升。

销售端,梅陇镇率先搭建数字化营销矩阵,从2020年起,联合电商平台打造首饰直播基地,全方位为企业“触网”铺路,创下首饰电商年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的佳绩;跨境电商更成为梅陇首饰“出海”的新引擎——广东迪霖珠宝(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亚马逊、速卖通等平台,在美国、欧洲注册自主品牌。
汕尾市金银珠宝首饰协会会长 陈海忠:
目前,梅陇全镇有200多家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将产品销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广东迪霖珠宝(集团)有限公司去年的跨境电商出口额达到2000多万美元,让“梅陇制造”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产业要升级,集群化、绿色化是必由之路。为解决传统作坊分散、环保设施不足的问题,梅陇镇规划建设首饰产业环保集聚区,打造“集约化生产、规范化治理”的产业新空间。目前,集聚区已建成20栋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建筑面积超20万平方米,近百家企业入驻并投产;园区内日处理量5600吨的废水处理厂同步运营,统一处理生产废水,既满足环保要求,又为企业节省生产成本。这种“抱团发展”的模式,促进了上下游企业间的数字协同,形成“设计共享、订单互通、物流联动”的产业生态。
雅丽金属表面加工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庄远志:
我做首饰电镀行业至今有20几年了,原来在镇区内做这个电镀,由于环保条件的限制,无法扩大经营。2023年初,我率先进入集聚区投产经营,园区各方面的配套设施比较齐全,也有安全保障,我对园区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强化服务保障,推动首饰产业集聚发展,集聚区联合金融机构推出相关专项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克服困难、转型发展。
广东金盛泰黄金珠宝首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郑建校:
我们首饰环保聚集区到目前为止,已为30多家企业提供了超过4000万元的资金支持,(有效)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并且逐步更新了设备。
“金花银花,万树开花”。如今的梅陇镇,找准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点,朝着“全球珠宝首饰跨境电商产业集群”的目标迈进,塑造“传统制造重镇”到“数字转型”样板,更迸发出强劲生命力。
梅陇镇副镇长 孙亮时:
接下来,我镇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抢抓“深汕合作拓展区”发展机遇,以首饰产业转型升级为重要抓手,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新媒体电商等新兴产业,持续夯实产业强镇根基,为海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梅陇力量。
回首来时路,梅陇的金银首饰产业经济郁郁满芳华;展望未来,这座“中国首饰之都”将以数智为翼,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飞得更高、更远,为更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梅陇经验”。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