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政务微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聚焦海丰 > 政务动态
分享到:
民盟海丰县委会开展多党合作传统教育活动: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 2025-10-16 20:57
  • 来源: 海丰民盟
  • 发布机构: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2025年10月12日,秋意正浓,海风轻拂。民盟汕尾市委副主委、海丰县政协副主席、民盟海丰县委会主委马伟飚率队,与中共海丰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林海斌一同带领民盟县委班子成员及各支部主委共14人,踏上一场意义深远的多党合作传统教育之旅。从汕尾市城区红草镇的新村村到陆丰市金厢镇的海滨渡口,从“何香凝旧居”到“盟员之家”,再到“周恩来渡海处纪念亭”,一行人步履不停,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感悟初心,在红色基因的浸润中汲取前行力量。

  

图片

  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学习调研,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当车队驶入红草镇新村村,黄陆镇主委已早早迎候在合欢树下。何香凝旧居静静伫立于村中,白墙灰瓦,古朴庄重。1942年,这位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女性革命家,在东江纵队的护送下,从香港辗转至此暂避战火。彼时,她写下“水尽粮空渡海丰”的诗句,字里行间尽显坚毅与豪情。如今,旧居内一幅梅花图无声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那是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与各民主党派、爱国人士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真实写照。而今的新村村,已是“广东省文明村”,墙绘斑斓,广场开阔,孩童嬉戏,老人安详。历史并未远去,它已融入这片土地的肌理,化作今日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站在旧居前,我们不禁思考:是什么力量让一个曾被战火洗礼的小村焕发出如此蓬勃生机?答案或许就藏在那幅梅花图中——不畏严寒,凌寒独开,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象征,也是多党合作制度在时代洪流中砥砺前行的生动体现。

  

图片

  随后,一行人来到汕尾市民革“党员之家”。刚落成的大展厅内,系统展示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八个民主党派的历史沿革。大家驻足观看,神情专注。从抗战时期的团结御侮,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共同建设,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携手奋进,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勾勒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光辉画卷。这不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下使命的叩问。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民盟肩负着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重要职能。唯有铭记来路,方能坚定前行的方向。

  

图片

  午后,队伍抵达陆丰市佑安考场内的“盟员之家”——这是民盟汕尾市委会与民盟陆丰市委会共建的重要阵地。民盟陆丰市基层委员会主委张美坤等盟友已提前会聚于此,热情接待。墙上,中国民主同盟的发展脉络清晰呈现:从1941年在重庆成立,到响应“五一口号”投身新中国建设,再到新时代服务高质量发展,民盟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汕尾及各区县盟组织的成长轨迹、参政议政成果、社会服务亮点,以及民盟先贤如黄炎培、张澜、费孝通等人的事迹,一一展现在眼前。这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家”,更是一个精神归属的港湾。在这里,盟员们找到了组织的温度,也找到了履职的动力。正如一位年轻盟员所言:“看到前辈们为国为民奔走呼号的身影,我更加明白,加入民盟,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行程的最后一站,是金厢镇洲渚村的“周恩来渡海处纪念亭”。海风猎猎,涛声阵阵。1927年南昌起义后,身患重病的周恩来在杨石魂等共产党员的护送下,于此乘船渡海赴港,保留革命火种。那一夜的惊涛骇浪,见证了共产党人对信仰的忠诚,也见证了统一战线在关键时刻的巨大力量。今天,这里已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浪花依旧拍打着礁石,仿佛在复述那段“敢将勇气抗时穷”的峥嵘岁月。站在这片海滩上,历史与现实交织,信仰与担当共鸣。从革命年代的生死营救,到新时代的“百千万工程”推进,变的是时代主题,不变的是为民初心与团结奋斗的精神底色。

  

图片

  此次教育活动,还特别安排了对晨洲村“百千万工程”推进情况的调研学习,并与民盟陆丰市基层委员会开展盟务与参政议政交流。从红色记忆走向现实发展,从理论学习走向实践探索,体现了民盟组织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在陆丰的交流中,两地盟员畅谈履职心得,分享工作经验,气氛热烈而融洽。这不仅是组织间的互动,更是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融合。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共海丰县委统战部、民革汕尾市总支部、中共陆丰市委统战部、民盟陆丰市基层委员会、民革汕尾市城区支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黄陆镇主委、林海斌副部长、黄震宇副部长、张美坤主委、艾绮璇前主委、林铁流主委和林坚定委员等亲自安排、亲临现场,热情接待,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展现了各党派之间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天的行程虽短,但收获厚重。从何香凝的家国情怀,到周恩来渡海的革命壮举;从民革党员之家的历史回望,到盟员之家的现实担当,这条调研路线串联起的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一条精神的脉络——一条守正创新、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它告诉我们:多党合作的传统不是尘封的档案,而是流动的血脉;不是遥远的回声,而是时代的强音。

  作为新时代的民盟成员,我们当以此次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要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强大动力,在参政议政中献良策,在民主监督中建真言,在社会服务中办实事,为推动海丰乃至汕尾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民盟智慧与力量。

  海丰县委统战部党派股股长李振纲、民盟海丰县委会副主委黄丽珍、谷希云,民盟汕尾市委会委员、民盟海丰县委会委员黎海娟、民盟海丰县委会委员王辉华、彭鸿端以及海丰民盟各支部主委全程参与了此次教育学习活动。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实地参观与深入交流,不仅加深了对多党合作历史的理解,也进一步增强了作为盟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大家一致认为,唯有将历史的启迪转化为现实的行动,才能真正践行民盟“立盟为公、参政为民”的宗旨。

  红色基因浸润蓝色海洋,历史荣光照亮未来征程。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民盟海丰县委会正以坚定的步伐,书写着新时代多党合作的崭新篇章。此次教育活动,既是一次深刻的理想信念洗礼,也是一次务实的履职能力提升,更是一次凝聚共识、团结奋进的集体动员。面向未来,民盟海丰县委会将继续在中共海丰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委统战部的指导支持下,团结带领广大盟员,坚守合作初心,勇担时代使命,为奋力推进海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