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政务微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乡村振兴信息公开
分享到:
【“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海丰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走出富民兴村新路径
  • 2025-10-21 16:17
  • 来源: 海丰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机构: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近年来,海丰县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工作中成效显著,通过产业融合、资源整合及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富民兴村的新路子,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海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推动“一村一品”建设。赤坑镇仁家村通过“支部+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推行“稻稻薯”“稻稻菜”轮作,不仅提升了土地利用率,还增加了农民收入。据了解,仁家村将1121亩耕地改种优质丝苗米,每亩年纯收入约1600元,冬季利用闲田种植番薯、蔬菜,每亩年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同时,仁家村还借助滨海生态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辐射效应,将农业园驿站流转为农家乐餐厅,村集体以“保底+分红”方式,预计每年增收24万元,并带动村民就近就业。

  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过程中,可塘镇上达村以“党建红”引领“发展红”,通过党建赋能、产业升级、环境提质,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富民兴村之路,成为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培育村的亮眼范例。

  产业发展是富民兴村的关键。上达村党支部创新推出“股票树”项目,采用“公司 + 村集体 + 村民”的发展模式,成功吸引247户村民入股4000多棵荔枝树,累计实现分红70万元,让村民切实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与此同时,村里加快推进古荔枝公园建设,深入挖掘荔枝文化内涵,全力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如今的上达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活力满满,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节节攀升。这个曾经的普通村落,正以坚实的步伐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大步迈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板,也为更多乡村的发展点亮了前行的明灯。

  据悉,近年来,海丰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全力推进富民兴村产业发展。农业领域,荣获“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等多项国家级、省级称号,建成丝苗米等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六大农业支柱产业,培育众多特色农产品品牌,并创新建设智慧生态“食品谷”,引入12个食品相关项目,总投资45.9亿元。农文旅融合方面,依托“红、蓝、绿、古、特”五色资源,打造5个A级景区、4条乡村精品旅游线路,“东方红城、农运摇篮”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带动旅游经济发展。跨境电商领域,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吸引超200家跨境电商企业落户,打造直播基地,培育出“云上珠宝”等顶流品牌,电商交易额逐年攀升。通过产业发展、农文旅融合及体制机制创新,不仅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融媒记者:蔡雪坚 郭佳诚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