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底部
  • 政务微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专题专栏 > 海丰县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公开 > 2024年
分享到:
海丰县教育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2025-02-11 11:07
  • 来源: 海丰县教育局
  • 发布机构: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海丰县教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的情况,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新的战略定位,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汕尾市贯彻落实〈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分工方案》的情况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部署,“当好深度融湾‘主力军’、打造西承东联‘先行区’”工作要求,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将法治建设工作与教育工作相结合,以法治建设促进教育工作科学发展,进一步推进教育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海丰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一)以高站位政治视角,夯实法治建设理论基础。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县教育系统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县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习教育。截至目前,全县教育系统累计,党委(党组)开展学习研讨81场次,开展专题党课182场次,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理论学习集中研讨1325场次,发放学习材料675套,覆盖党员近1万人次,做到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压实推进各项工作。二是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贯彻。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县教育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领导班子集体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系统干部、教职员工等教育学习培训的重点课程。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关键少数”示范带头作用,坚持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将宪法、民法典、保密法等法治内容纳入教育局领导班子的年度学习规划,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二)以教育民生为核心,奋力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大步迈进。一是持续加大优质学位供给。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工作重点,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不断健全城区扩容与学位供给相适应的长效机制。学前教育方面,新改扩建梅陇镇实验幼儿园、海城镇中心幼儿园、北部新区幼儿园等3所幼儿园,增加公办幼儿学位1365个;义务教育方面,新改扩建北部新区实验学校、城东镇第三中学、黄羌中学等3所学校,增加学位4120个。二是做好招生管理工作。扎实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全县学前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6.8%、98.97%、97.29%。修订完善《海丰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县城三镇公办小学一年级学位申请房锁定制度,在彭湃中学采用“统一派位、电脑随机摇号”方式录取七年级新生,有力促进教育公平。2024年招收普通高中学生6703人,其中指标到校生560人。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19019人按就近入学安排入读公办学校,其中,一年级9160人、七年级9859人;妥善安置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员随迁子女2653人入读公办学校,其中,一年级1449人、七年级1204人。三是持续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完善教师流动和补充机制,提拔、交流干部84人,交流轮岗中小学教师108名、分流超编学校教师36人、清退临聘教师224人,招聘新教师448名,其中研究生学历20名。强化教师队伍管理,制订《海丰县中小学校教职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指导意见》,规范全县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四是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2024年共发放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资助资金2287.86625万元,累计受助学生26281人次。受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900笔,贷款金额超5544万元,确保每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及时、精准受助,兜住学生不失学、不辍学的政策底线。

  (三)秉持依法行政理念,强化重点领域执法效能。一是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和行政人员法治培训。组织领导班子学法活动,通过对《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升领导干部依法依规决策的能力,有效提升我县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和法治意识。二是提高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用人导向,普遍开展宪法学习,强化对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组织县教育局干部参加执法证考试,目前已取得执法证的有14人,有效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三是加大行业治理力度。协调各镇中心小学按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正常营业的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巡查,对校外培训机构及幼托机构加强治理,全面、准确、及时掌握校外培训机构基本情况;对办学场所条件恶劣的,安全隐患大的,各类证照不齐全的,坚决依法取缔关停。  

  (四)以开放之姿纳监督,深层次延展监督渠道。一是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制定《海丰县教育局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方案》,持续完善联系服务代表委员的工作机制,落实办前主动联系、办中密切沟通、办后交流回访的“三步工作法”,按时办结31件涉及教育的建议提案,实现办结率、沟通率、答复承诺事项完成率三个100%。二是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公开,县教育局积极应用县政府门户网站和其他信息沟通平台,回应社会关切、百姓关注的话题,努力实现教育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据统计,2024年我局共受理各类投诉、咨询、建议等12345热线工单694件,办结工单685件,办结率98.7%。同时,我局受理广东省一体化信访信息系统和广东省教育厅信访管理系统信访件35件,办结34件,办结率97.14%。在政府网站公开热线电话等监督渠道,在局大门口设置举报箱,依法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今年我局无违法行政行为投诉举报信息。

  二、存在问题

  一是学校的法制建设不系统、不全面。部分学校制定的制度不够全面,缺乏连续性。虽然成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但相应的配套制度没有跟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致使教职工大会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在法治教育课程设置上,缺乏科学规划,仅零散地穿插在个别学科中,未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难以系统掌握法律知识的脉络与核心要点。

  二是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教育行政执法领域,执法人员的素质现状不容乐观,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显著特征。部分执法人员缺乏系统全面的法律知识储备,对于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难以准确把握法律条款的深层内涵与适用范围。在实际执法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违法违规行为,无法精准运用法律条文进行判断和处理。在专业素养方面,有的人员对教育教学业务了解甚少,不熟悉学校的运作机制、教育管理流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导致在执行涉及教育质量监管、教师资质审查等任务时,无法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是教育系统整体法律素质还不是很高。教育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大部分学校注重对教职工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教职工的“师德”和法律法规学习,导致教职工法律意识不强,违法违规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今后的工作中,县教育局将继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表率意识,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和整体水平,更好地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不断取得依法行政的新进展、新成效,为我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证。接下来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力度。一是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法治培训,考取执法证,严格做到持证执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把普法工作纳入教育工作总体布局。二是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推动法治教育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整合利用各种法治教育资源,多措并举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三是继续组织局机关全体干部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法治建设理论水平,推进机关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

  (二)进一步规范依法行政。定期组织教育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专业培训,邀请法律专家、业务骨干进行授课,内容涵盖教育法律法规解读、执法程序规范、案例分析等,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制度。完善教育行政决策程序,重大决策事项均进行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定期开展清理工作,及时修订或废止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不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文件,维护教育法治的统一和权威。

  四)进一步强化教育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教育领域综合监督机制,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教育收费、教师师德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受理、认真调查、依法处理,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海丰县教育局

  2025年1月13日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