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政务公开 > 其他 > 工作动态
11月8日,“沪汕联动 智造未来”——汕尾新能源汽车产业交流合作对接会(上海站)在上海汽车城瑞立酒店成功举办。汕尾市政协副主席李永坚、海丰县副县长陈志明率团赴沪开展产业推介,围绕“深汕共建世界一流汽车城、加快构建深惠汕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廊”的发展愿景,向长三角地区企业发出合作邀约,得到上海和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兆磊、上海迪阳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渡英、广东省产业园区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田虹等嘉宾的热烈响应。

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爆发式增长的黄金阶段,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这一背景下,海丰县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把握“双碳”目标带来的历史机遇,将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依托“特区就在家门口”的区位优势,海丰正逐步成为深汕协同发展战略中的核心承载区。对接会上,陈志明副县长介绍,海丰充分发挥深汕特别合作区的辐射效应,构建起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其中刀片电池生产基地与汽车零部件配套集群已初具规模,成为衔接大湾区产业资源、对接长三角科技创新的重要枢纽。

海丰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交汇点,位于“双区”外溢效应的前沿地带。随着广汕高铁的全面贯通,海丰已深度融入“深汕半小时、香港深圳1小时”经济圈,成为汕尾实现“西承东联”战略的关键节点。优越的区位条件使入驻企业能够高效对接以比亚迪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产能需求,并辐射华南乃至全国市场。
龙头项目的带动效应正在海丰持续显现。总投资4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超级工厂建设加快推进,将有力吸引汽车零件、电装部品等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与此同时,上海和达南方中心、深圳创芯人等一批优质配套企业已陆续落地投产。目前,海丰已初步形成覆盖新能源电池智能装备、轻量化零部件、汽车电子核心模块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配套能力。
海丰全面推行“提前介入+个别辅导+全程跟踪”服务机制,精准对接企业在土地、资金、用工等环节的需求,助力项目高效落地。相比一二线城市,海丰在综合成本上优势显著:工业用地价格便宜50%–80%,厂房租金便宜60%–80%,工业用水成本便宜10%–40%,工业用电成本便宜15%–25%,用工成本节约40%以上,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竞争优势。同时,海丰持续对标大湾区标准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开办企业0.5天办结”“不动产登记1日办结”“项目审批全程代办”“拿地即开工”等高效服务机制,为企业落地发展扫除障碍;深汕跨城通办机制进一步实现了政务服务的“无落差、零距离”,显著提升了企业获得感。
对接会现场,长三角企业对海丰所展现的合作潜力表现出浓厚兴趣。多家企业代表指出,随着比亚迪在汕尾产能的持续提升,零部件配套市场空间广阔,而海丰完善的产业链条、优越的区位条件以及绿色低碳的产业生态,正契合长三角企业拓展华南市场的战略需求。此次沪汕联动,不仅是两地产业资源的精准对接,更标志着海丰新能源产业由“配套基地”向“产业高地”转型升级的重要跨越。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粤公网安备 4415210200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