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微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海丰县公平镇 > 政务公开 > 其他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基层治理】公平镇:闲置小屋“变形计” 为民服务“添心意”
  • 2025-04-09 16:53
  • 来源: 海丰党建
  • 发布机构: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图片

        4月1日上午八点半,公平镇西坑社区“乐龄义剪屋”迎来了第一批客人,第一位享受到服务的戴伯理发完后开心地说:“黄师傅的手艺真不错,剪得干脆利落!我要给黄师傅、给社区点个大大的赞!”近期,“乐龄义剪屋”完成“变形”,从原先的旧房屋重新择址搬迁至宽敞明亮的新活动中心,以全新的面貌为西坑片区老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去年以来,公平镇不断深化“入户联心”活动,以“党建引领、精准服务、多元共治”为主线,以挖掘整合多方资源、搭建多维服务为抓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构建“需求精准化、服务专业化、发展持续化”的基层治理体系,持续打造有温度、受欢迎、聚能量的“服务阵地”。

       入户联心叩开家门,精准服务从“头”开始


图片

       “在外面剪发,怎么也得15元,时间长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父母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每次带着出去剪头发都要耗费大半天的时间,对老人自己来说,也是个大麻烦!”这是西坑社区联户人员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的辖区居民的心声。西坑片区位于海丰县北部山区,下辖6个村(社区),常住人口有980多人,居住老人较多,但辖区内没有理发店,许多老人理发要到10多公里外的镇区,路途较远不方便,“理发难”成了许多老人的共性问题。为切实帮助辖区居民排忧解难,西坑社区依托“入户联心”,充分收集意见建议,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及时建立“助老服务清单”,决定建立“爱心理发室”,将每月1号、2号定为“集中理发日”,邀请专业理发师为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活动,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爱好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发型设计,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惠民暖心服务。同时,还为行动不便老年人提供上门剪发服务,用“小剪刀”剪出“大温情”,以“党建红”温暖“银发心”,切实用接地气的举措解决居民的“头”等大事。

       服务阵地升级提质,便民服务从“新”出发


图片

       “现在理发的老人越来越多,这房间出入有点不方便,看看能不能装修一下?”“最好能装上椅子,这样大家可以坐着休息一下,就更方便啦!”西坑社区居民议事会上,大家围绕“理发室”改造升级纷纷发表意见。群众的呼声,就是行动的“哨声”。为给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服务环境,公平镇西坑社区采用入户走访调查、居民议事会等方式,收集辖区居民对服务功能需求的意见建议20余条,聚焦活动空间不足、功能发挥有限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升级,实现为民服务效能最大化。今年初,社区通过积极协商相关部门,重新物色适宜的闲置房屋,筹集各方资源重新装修升级,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乐龄义剪屋”建设,以“乡贤帮一点、政府投一点、社区筹一点”的多元筹资方式,成功筹集了建设及后续运营资金,实现服务阵地升级提质,同时确保了义剪屋的长期稳定运营,为群众提供更加舒适的服务,持续激活“15分钟便民生活圈”。自义剪屋开设以来,深受老年人的喜欢和好评,现已免费服务800余人次,成为了西坑社区惠民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

       民情民意掷地有声,多元共治从“茶”说起

       “以后大家过来理发的时候,还可以来跟我们说说事啊,有什么想要反映的问题都可以跟我们说一下!”如今,“乐龄义剪屋”不仅仅是一家理发屋,更是开展“咸茶说事”的重要阵地。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是最生动的民主。西坑社区依托现有服务阵地,不断拓展“微阵地”,将理发与议事、文化与治理巧妙融合,利用老人群众聚集优势,打造一处“咸茶说事点”,让党员群众“有事好商量,说话有地方”,以“一抹茶香”搭建起党群共治的“一道桥梁”。社区每月组织“两委”干部、志愿者以喝茶唠家常的方式,主动问需于民,收集民情民意,让居民议事由“议论纷纷”转为“纷纷议事”。同时,针对收集到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分类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将居民需求清单和各方资源进行精准对接,将挂驻单位、企业等资源转化为服务资源,形成“需求收集—协商议事—跟踪反馈”的工作闭环,推动完成了便民服务功能提升、社区环境整治、路灯安装等暖心事项,真正让“大家的事大家办、难办的事协商办”成为社区治理常态。

       下来,公平镇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实践和创新探索,持续做好“入户联心”活动,聚焦群众民关心的小事、难事,切实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