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公平镇深入开展“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入户联心”为重要抓手,推动党员干部主动下沉一线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服务清单”,以“小切口”解决民生关切“大问题”,用看得见的道路安全提升工程,筑牢乡村振兴“安全屏障”,书写民生服务“幸福账单”。
陡坡险路焕新颜,点亮民心安全路
“这路旁就是陡坡,晚上摸黑走路提心吊胆的!”在入户走访中,庵前村联心工作组发现群众普遍反映飞鸿寺路段陡坡险峻、夜间无照明等安全隐患问题,对此,联户人员迅速响应,通过实地勘察,最终锁定2处险要路段,并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上报上级有关部门。经上级部门、领域专家等科学研判,确定“护栏防护+光伏照明”整改提升方案。施工期间,庵前村“两委”干部化身“质量监督员”,烈日下、风雨中跟进工程进度,同步疏导交通保障施工安全。最终,该工程于4月10日顺利竣工,1572米的防护栏沿陡坡一侧架设完毕,30盏太阳能路灯实现夜间照明全覆盖,昔日“揪心路”实现安全蜕变。“现在晚上整条路亮堂堂的,从这里经过也安心多了!”村民王大爷抚摸着厚实的护栏感慨道。防护栏筑起生命屏障,路灯点亮民心所向,险峻山路实现出行安全指数大提升,既是干部群众共筑平安长廊的生动实践,更是基层治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温暖注脚。
镇村联动除隐患,危桥改造解民忧
磜仔村、庵前村联户人员在常态化走访中发现,榕树里自然村一座便民桥因年久失修,存在桥体晃动的安全隐患,直接影响周边村民的出行安全。“两委”干部掌握情况后,立刻上报至镇级部门,并联系工程队开展现场勘查,经专业检测,确定桥梁存在承重结构老化、基础沉降等问题,并相应制定了涵盖桥墩加固、堤坝修缮等内容的桥梁整改方案。桥梁整改期间,“两委”干部全程跟进水泥基桩浇筑、钢筋网铺设等关键环节质量管控,协调周边村民错峰出行减少通行影响。经过8天高效施工,工程队完成了危桥改造任务,消除桥体结构性隐患,为汛期群众出行构筑起坚实防护体系。联户人员利用好“入户联心”机制精准捕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镇村联动、快速介入、全程监督”的工作模式,实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整改。党员干部既当工程“质检员”又作群众“协调员”,彰显了把群众“怕过桥”转化为“放心行”的责任担当。
联心护航施工路,安全守护显担当
近期,公平镇X801线农村公路单车道改双车道工程全面启动,高北村作为项目起点率先拉开建设序幕。面对该路段原路基与拓宽路面最大垂直高差近4米、路段急弯等复杂工况,高北村的党员干部们主动靠前服务,积极与工程队对接,听取专业人员的施工保障意见。施工期间,联户人员每日开展“三查三保”行动:一查警示标识布设,在临崖弯道等重点区域设置反光锥桶,做好交通警示标识;二查施工区域防护,对高落差路段加装锥桶围挡并安排专人值守;三查村民通行安全,通过入户宣传、路口劝导等方式引导群众绕行。高北村“两委”干部坚持“施工推进到哪里,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协调解决机械进场、土方清运等事项,及时检查修复破损标识,清理边坡垃圾。修路连着民心,安全关乎万家,高北村党员干部把施工安全和村民出行放在心上,从搬锥桶、守路口、做宣传等这些小事做起,这条路不仅拓宽了车道,更铺实了干群“联心路”。
下来,公平镇将持续深耕“入户联心”机制,践行初心使命,将民生关切转化为惠民实绩,用“件件有回音”的务实作风架起“联心桥”,以“事事有着落”的实际成效绘就“同心圆”,让民生工程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铺就乡村振兴安心路。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