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政务微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海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开目录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分享到:
海丰县2014年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 2015-03-30 16:14
  • 来源: 本站信息
  • 发布机构: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一、2014年财政预算决算情况
    2014年,是全县贯彻落实省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关键之年,我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发展基调,推行“三大抓手”、“四大会战”和“六大工程”的全县加快发展“升级版”,找准财政工作的着力点与切入点,以“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保障民生,促进发展”为工作主线,努力实现全县财政工作的“五大转移”:财政收入向优化结构转移、支出安排向民生领域转移、制度建设向规范透明转移、机关氛围向廉政务实转移、工作重心向能力提升转移,扎实地推进各项财政工作,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情况
    2014年我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53,34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07%,超收105万元,比上年增收21,242万元,增长16.08%。其中:国税部门完成税收收入10,90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4.15%;地税部门完成税收收入61,14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0.2%;非税收入完成81,29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43.67%。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上税收返还等各项上级补助15504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48689万元、地方政府性债券转贷收入1095万元,总收入为458177万元。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61,34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7.04%,比上年增支33,276万元,增长14.6%;收支相抵后结转下年使用的支出数196829万元。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48,137万元,加上上年结转收入50,88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6243元,总收入为125263万元。基金预算支出完成66,038万元,结转下年使用的支出数为59225万元。
    二、2014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2014年,全县财政部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迎难而上,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着力提高保障水平和管理职能。
    1.着眼于挖潜力、促增收,推进经济平稳发展。2014年财税收入受土地相关税收大幅下降、增值税抵扣、政策性减收及多缴退库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增长乏力,为应对紧缩的经济环境,我们主动转变观念,多措并举,努力挖潜增收,精心组织收入,确保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有所增长:一是加强预算执行分析。针对收入征管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采取有力措施,扭转收入下降的局面。二是抓好主体收入。配合税务部门强化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的征收管理,加大对供电行业、烟草行业、房地产业、规模工业等重点税源税种的征管力度,全年实现工商税收收入39,588万元,其中财政部门协助征收5,673万元。三是强化非税收入管理。重点做好土地等政府性资源的文章,严格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和罚没收入的征收管理,全年实现非税收入78,612万元,其中71个收支单位的非税收入41,435万元。四是盘活国有资产。着力对全县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房屋进行清查摸底,盘活土地资产,全年处置县农机旧区、县教育局青少年宫用地、可塘中心卫生院等闲置资产9宗,资产处置金额12,234万元,收缴县金叶公司国有资本税后利润分红1200万元。五是做好融资工作。积极配合县政府、县海业公司,参与我县融资贷款工作,全年融资资金3.3亿元,截止2014年底到账资金13,843万元,同时,以县海业公司作为平台发行企业债券7.5亿元,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此次通过平台公司发行企业债券,是汕尾市融资工作的首例,也为我县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撑。
    2.着眼于优支出、惠民生,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我们坚持把保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头等大事,重点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着力改善民生福祉,全年各项民生资金投入21.7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较上年增长18.77%,重点保障教育、社保、农业、全县在职和退休人员节日补贴等方面。
    (1)大力支持教育工作。全年投入教育事业8.0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30.41%,比上年增长11.01%,特别在支持2014年度教育创强工作中,投入大湖、黄羌、陶河三镇创强资金达2,400万元,使三镇顺利达到省教育创强验收标准;全年初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由1,150增至1,550元、750元增至950元,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并在2014年底一次性向全县教师发放了节日补贴每人年2,400元,合计3,400万元。
    (2)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全年全县列入低保供养人员达到32,939人,发放城乡低保资金7,00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投入3,431万元,占比49%;全县五保供养4,378人,发放资金2,626万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费410万元;发放医疗救助对象补助资金801万元;发放残疾人生活保障补助资金798万元,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筑牢了民生保障底线,有效保障我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在医疗保障方面,全年我县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为673,075人,配套投入资金3,298万元;城镇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287,113人,发放65岁以上养老金76,726人,并落实县级配套资金1,036万元,推进全县社会和谐。在就业方面,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5,538人,下岗失业再就业6,182人,举办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7,14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600人,落实了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免费职介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工作,有力推进我县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3)加大“三农”建设。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完成种粮直补、油价补贴等工作,全年拨付“三农”补贴资金3,631万元,其中:种粮直补354万元,农资综合直补3,277万元,补贴面积442,859亩,惠及全县49,191户种粮农户;全年拨付油价补贴资金10,193万元,其中:拨付2011、2012年度渔业油价补贴资金9,216万元,拨付2013年度交通行业油价补贴资金952万元,拨付2013年度林业油价补贴资金25万元,资金惠及渔船993艘,出租车、公交车及农村客运车296辆,渡船4艘;认真组织实施我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其中:完成2012年公平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投入资金570万元;完成2012年梅陇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增量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投入资金1,320万元,改善了我县农业生产条件。
    (4)助推科技事业发展。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将科学事业支出与保证党政机关正常运转等重点支出一起列入必保项目,压缩一般性支出,全年科技经费支出2,065万元,同比增长24%;大力支持全县各单位网络办公和信息提速工作,全年采购设备、装修机房等支出900万元,投入4,800万元启动县城地区的视频监控系统工程,保证了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
    3.着眼于严管理、提效能,推进阳光财政建设。在全县财政工作发展中,我县财政部门既想办法克服“缺钱”的困难,更想办法“花好钱”,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深化政府采购管理。全年全县完成政府采购项目87宗,采购预算资金27,255万元,实际采购资金26,652万元,节约资金603万元,节约率为2.21%,较好地完成政府采购工作任务。二是强化基建评审防控。根据《汕尾市市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流程》(试行),进一步优化评审流程,全年受理审核工程预算项目308宗,送审预算造价87,084万元,核实造价76,561万元,核减预算10,523万元,核减率为13.74%;送审工程结算项目303宗,结算造价13,440万元,核定造价12,872万元,核减造价568万元,核减率为4.4%。三是推进监督检查工作。加强“小金库”专项治理,积极联合县纪委、县审计局牵头开展“小金库”专项整治行动,查处私设“小金库”15.02万元,并按规定全额上缴县财政国库;组织对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及县梅陇人民医院等三家医院2012-2013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对未按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账务问题,下发《检查报告及处理意见》,要求限期整改落实;积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旅游景点资金、环保专项资金、防护林工程、体育彩票公益金、生态公益林、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家电下乡等专项资金的检查工作,涉及检查资金5,300多万元;制定《县直单位2014年年度稽查工作方案》,开展年度稽查工作,追缴应缴非税收入352万元,对被检查单位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严肃财经纪律。四是深化绩效评价工作。根据省财政厅要求,对2013年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和省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进行绩效目标申报和绩效评价,测算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支出率为94.77%,绩效自评分82.9,自评等级为良。
    4.着眼于抓改革、促发展,推动财政体制创新。改革发展是推动全县财政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无退路可寻”,我们不断深入推行财政改革工作,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一是细化预算编制工作。2014年加大部门预算管理系统管理,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公开,细化预算编制,及时公开经费数据,完成县级92个单位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提高财政预算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二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建设,完成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新旧科目转换衔接,并将原手工直接支付操作方式调整为实拨直接支付方式,扩大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管理范围,提高资金的拨付效率和安全性。三是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将存量债务清理甄别为政府负有偿还责任(一般债务、担保债务)、担保责任及救助责任三类债务,锁定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并纳入预算管理,开展“财政E财综合管理系统(一体化)”升级,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数据备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清理甄别等实行电子操作,提高管理效能。四是坚持厉行节约,严控一般性支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严控公务经费支出,规范预算管理,加强财政预算约束,严格规定县级各单位不得提出预算追加申请;对于因自然灾害或难以预见的因素,未列入单位年初部门预算安排的临时性支出,严格执行《海丰县县级财政临时支出资金管理暂行规定》,严控临时性批拨支出,避免不讲效益的“突击花钱”行为。五是开展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办公用房清理工作。及时下发《关于开展全县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办公用房自查自纠的通知》,对全县101家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办公用房超标、对外出租的办公用房,以“调(以大调小)、合(集中办公)、改(整修改造)、腾(腾出空房)”的工作思路,全面规范管理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办公用房,全县办公用房应改面积2,206平方米,在职领导干部办公用房应改面积2,617平方米。
    2014年是全县财政收支形势较为严峻的一年,全县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收入质量下滑、税收减收严重、非税比重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乏力;二是收支矛盾突出,收支平衡压力大,资金调度十分困难;三是民生领域和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的保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四是财政资金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和放大效应有待进一步发挥。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