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黄羌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市委“1+2+9”工作安排和省、市、县组织工作会议精神,锚定“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行动目标,大力开展“我为未来留抹绿”活动,走好走实“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绿美黄羌发展路子。截至目前,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4.13%,“青山绿水映红村”的美丽画卷正在这座“红色文化特色小镇”徐徐铺展开来。
党建领航“谋篇布局”,上下联动“凝心聚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逐“绿”前行、向“绿”而生、乘“绿”而上。发挥“党委部署+支部牵引+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工作机制作用,组建由镇村干部、护林员等力量组成的绿美黄羌生态建设“轻骑兵”队伍19支;制定绿美专项计划,明确主要任务,围绕“种在哪里、种什么树、什么时候种树”,指导各村(社区)因地制宜做好“一村一图”,完善“镇村组”三级挂图作战体系,实行项目式管理、台账式跟踪,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同时,统筹实施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动员号召党员、群众做好“种”“管”“护”,抓住春节返乡集中期,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登门拜访乡贤、企业家等54人次,通过认捐认种、共建单位帮扶等各类途径种植苗木9千余株,为“红色小镇”增“绿”添“彩”凝聚合力。
线上线下“双渠传播”,全民护绿“声入人心”。以“入户联心”活动为契机,结合清明防火前期工作,开展“敲门护绿行动”,镇村干部披上“红马甲”、带着“大喇叭”走街串巷,将《“我为家乡添点绿”倡议书》送到群众家门口、将政策讲到群众家里面、将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动员党员户、中心户带头绿化自家房前屋后、带头参加义务植树,建设美丽庭院,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同时,召集党员代表、人大代表、学生、志愿者、镇村干部、“双百”社工等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制作《不负春光 “植”得期待》绿美宣传视频,撬动朋友圈、微信群、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支点,让全民参与绿美建设的观念火速式传播、指数级传递,大力营造共建共享绿美黄羌的良好氛围,推动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蔚然成风。
干群合力“织密绿网”,多元共建“焕发生机”。坚持以“绿”破题,将党建引领贯穿绿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努力将党建“红色力量”转化为生态“绿色引擎”。通过“守护青山绿水 共筑绿美海丰”主题党日活动、结对共建“政协林”“巾帼林”“青年林”等行动,将荒废边角地蝶变为全龄共享的“睦邻花园”。目前,全镇已栽种乔木9004株,预计全年完成14093棵种植目标。同时,依托“网格化+积分制”管理模式,组建19支护绿志愿队,建立“党员包片、群众认领”的长效管护机制,使绿化管护从“政府工程”转变为“家家户户的绿色责任田”,真正实现了“种下一棵树,凝聚一群人,激活一片景”的治理效能。
庭院经济“点绿成金”,生态资源“价值蝶变”。以提升“绿美+”经济效益为落脚点,大力发展“绿美+”经济,探索实现增绿与增收、当前与长远的“双赢”“多赢”目标。以东岭村为试点,探索“村委动员+乡贤认捐+农户种养+全民受益”“四轮驱动”机制,积极动员鼓励村民认领香水柠檬的种植和管护任务,将果苗种植在房前屋后扩绿增绿。通过“树上结果、树下经济”实现“绿养眼、金养家”的良性循环,打造“庭院经济+生态增值”双赢路径,该村预计年增收村集体经济36万元。同时,大力复制该模式向双圳荔枝、石山山楂延伸,让村民把绿美种养当成自己的“家事”,实现将种植产业与乡村绿化美化有机结合,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金山银山”。
下来,黄羌镇将把握春季植树造林黄金契机,掀起新一轮“我为未来留抹绿”活动高潮,以乡村绿化为有力画笔,勾勒绿美黄羌绚丽画卷,为推动绿美生态建设和“百千万工程”见成效持续不断贡献黄羌力量。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