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海丰县平东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521007247284W/2023-00012 分类:
发布机构: 海丰县平东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2-12-24
名称: 平东镇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3-1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平东镇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3-03-13  浏览次数:-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极具考验、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特别是疫情跌宕反复等超预期因素冲击,在镇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平东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1+9”、市委“三五三”和县委“1+3+5”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知重负重、克难奋进,尽心竭力、创新实干,跑出了经济加速度,积蓄了发展新动能,较好完成了镇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开局。

  ——2022年,是全面盘活释放发展空间,经济运行“稳增长、蓄动能”的一年。发展战略坚持“准”字发力。系统谋划平东产业发展战略定位,立足突出“绿色生态、文旅小镇”发展定位,开展湖光山色乡村振兴示范带“果蔬飘香”片区综合发展详细规划编制,重点发展“农业产业+乡村旅游业+产品加工业”,加快形成“一带引领、六村协同、多点支撑”空间布局,为平东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经济指标坚持“稳”字当头。因地制宜挖掘自身潜力,加快稳经济政策落地见效,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有力保障了重点经济指标完成进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074亿元,限上贸易业完成实绩1160.4万元。乡村旅游坚持“活”字为本。梳理文旅发展思路,整合文旅发展资源,加快释放旅游资源串联效应,台农种养专业合作社“万草千花一晌开”,龙吟塘草地“风吹草低见牛羊”,累计接待游客1.6万人次。农业经济坚持“优”字引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坚决推进“非农化”“非粮化”整治,抓好粮食稳产保供,完成撂荒耕地复耕任务6007亩,粮食种植面积约1.3万亩,“撂荒地”变“小粮仓”。

  ——2022年,是聚力打造美丽文明平东,小镇形象“颜值高、气质佳”的一年。镇域风貌显著提升。完成镇区主干道沿街商铺外立面改造工程,持续推进店招店牌整治、店面布局改造提升,提升镇区“颜值”,焕发镇区“魅力”。交通路网提速建设。完成海丰县平东镇Y276线农村公路单车道改双车道建设工程及省道S510线海丰段陈塘桥危桥改建工程,狠踩建设“油门”,跑出冲刺“加速度”。创文创卫深入人心。以创建“广东省卫生镇”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创文创卫及志愿服务活动8场次,发动志愿者积极参与卫生清扫、文明劝导,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创建格局;完成10个村(社区)垃圾分类投放设施标准化升级改造,开展镇容环境大清洗,顺利通过创建“广东省卫生镇”工作暗访考核;获得汕尾市2022年9月文明创建“一月一主题”镇(街、场、区)组测评排名第一的好成绩,谱写平东创文“答卷”。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强化环境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秸秆禁烧力度,全域禁烧,全年禁烧,实现午秋两季零火点工作目标;建成了集“生态清洁示范、水保科技展示、生态观光兼顾”于一体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项目,维护公平水库上游水源保护区水质,水清地美“气质佳”。

  ——2022年,是大力实施暖民心工程,社会事业“保障足、亮点多”的一年。民生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平东镇中心幼儿园大门修缮工程完成验收,改善了办学条件;镇卫生院完成标准化建设,完善和配套了相关疾病的检测设备和仪器。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高标准建成社区长者爱心食堂1个,以南门村委、平东村委试点先行,有序推进幸福食堂建设项目,破解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发放残疾人、高龄老人等各类困难群众救济金36.9630万元。便民政务提质增效。为群众办理服务事项4132件,实现了由“分散受理”向“全科受理”转变,“多个环节”向“一个环节”转变,“多枚印章”向“一枚印章”转变,形成“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一站式”的高效便捷服务机制。文体事业加快发展。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完成10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升级完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同时开通“平东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微信视频号,用“政务+短视频”模式,传播新途径。“五小”场所及周转房升级打造。按照“区域均衡、规模适中、配套完善、交通便利”的原则选址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原财政所改造成“青年人才公寓”并投入使用,同时逐步完善配套设施,配建健身房、书吧、唱吧等,积极改善提升人才干部的生活水平,筑巢引凤打造人才高地。

  ——2022年,是深化多元化平安创建,社会治理“环境优、根基牢”的一年。拉紧疫情防控“警戒线”。建立高效突发疫情处置体系,协助兄弟镇处理“316”“1006”疫情;CAT高效落地管控,全年核查专项数据885条,实现24小时动态“清零”。全力推动疫苗接种,截至目前,18岁以上加强针累计接种6747针,60岁以上第一针累计接种2428针。扼守安全生产“红线”。压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定《平东镇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签订责任书10份;全年出动1152人次,检查682家次场所,发现安全隐患416处,当场整改322处,限期整改94处,立案1宗,行政处罚1例;通过“查、测、封、改、拆、固”,累计拆除存在安全隐患自建房4栋;持续深入推进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扎实推进燃气泄漏报警器安装工作,餐饮行业警报器安装率100%。严守防溺水“生命线”。对辖区内山塘、水库、河道等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工作,同时进村入户开展了以防溺水安全教育为主题的走访活动,向全镇六类需特别关注的中小学生408人发放《致全镇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发放宣传手册2000份;坚守社会稳定“底线”。充分发挥综合治理委员会大平台作用,“一人一策一专班一预案”落实包案责任,24小时全时段服务重点人员,科学稳妥处置重点事件,及时化解纠纷,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冬奥会、全国“两会”、冬残奥会等特别防护期信访稳定任务,未发生跨级上访事件;持续推进电信网络防诈骗工作,注册“金钟罩”1944人次,累计关注2625人次;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坚持依法打击、整治规范、宣传教育“三箭齐发”。

  ——2022年,是稳扎稳打推进乡村振兴,“三农”工作“篇章新、图景实”的一年。推动农业高质高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稳粮、增收、建链”,培育优质花生、黑芝麻、黑豆、赤豆等农产品,打造 “双墩大队” 本土特色品牌,推进平东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为契机,做好土地发展“三篇文章”,积极推动259.16亩拆旧复垦项目施工建设,积极推2485.64亩补充耕地整改验收。推动农村宜居宜业。巩固提升“风貌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成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按照“整齐、美观、安全”原则,开展“三线”整治工作,实现弱电线路规范有序、整洁美观;规范和加强全镇农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引导群众住宅建设合理、节约使用土地,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切实保护耕地。推动农民富裕富足。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继续保持衔接资金投入力度,建好用好扶贫项目,强化资金资产管理,发挥好帮扶带动功能;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发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优势,稳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大塘村委台农庄枫铃花基地、钓鱼基地、坑口村委润之泽生态草莓采摘体验园等,将更多农民嵌入产业增值链条。

 

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之年,更是我镇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要以先行一步推动领先一步,激发奋斗的精气神,跑出发展的加速度,实现工作、成效、位次持续提升,为海丰奋进“全国百强县”贡献平东力量。

  接下来全镇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指示要求,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和镇委部署要求,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绿色生态、文旅小镇”为发展主题,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以城镇化为基础,更加注重农业强镇,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更加注重城乡融合,更加注重生态环保,更加注重社会治理,更加注重风险防控,全力争创全省卫生镇,奋力建设产业集聚、幸福美好、文明精致、生态宜居、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新平东,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平东崭新篇章。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服务配合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平东经济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强服务企业和对接协调工作,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继续纵深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不断优化美化平东环境,提升营商环境“硬实力”。抓住优势,盘活整合资源,积极引进企业参与美丽平东发展,培育创建集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创意、田园景观、农产品展示、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农业企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全力配合海丰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严格督促各(社区)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少贡献的夕阳产业,加大力度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引进与平东经济相适应的产业进驻,做强做大产业经济,形成集聚效应。

  (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具有平东特色优势品牌

  不断总结经验,按照“一带引领、六村协同、多点支撑”蓝图,加快“绿色生态、文旅小镇”全面推进。优化提升芝麻、花生种植方式、展示形式和相关配套,丰富旅游观光项目,研发系列产品,提高经济附加值,把小芝麻、小花生变为大产业,推进“芝麻、花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响芝麻、花生这一东平东乡村旅游主打IP。示范带动,多元化发展其它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一村一品”,谋划打造各村(社区)特色产业,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驻镇帮扶扶村工作队职能作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农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狠抓生态保护和治理,着力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持续抓好生态保护和修复,扎实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全面加强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深化农业污染源深度治理,强化烟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及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管控,不断提升优良天数比率。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提升河湖综合治理水平。持续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重金属污染源排查整治及新污染物治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特别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进水资源生态循环和梯次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民生福祉满足新期待

  坚持人民至上,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优先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用足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新增城镇就业1000人。一体推动“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培养“粤菜师傅”100人,开展“广东技工”技能培训200人,新增技能人才100人,培养“南粤家政”人才100人。实现社会保险人群全覆盖,全面实施医疗救助市县统筹。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和双拥工作。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补贴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水平,落实临时救助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巩固提升市县“5080”攻坚成果,进一步新增学前教育学位,支持民办幼儿园普惠规范发展。推动平东中学、平东镇中心小学及附属3所小学教学质量不断提质增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着力发展文体事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好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引领作用,做好文化的宣传工作。

  (五)推动基层治理制度化网格化,筑牢安全稳定防线

  夯实“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全科网格”建设,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提升网格化管理。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实现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一是织密科技化治理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完善镇村组基层治理网格架构,运用“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工作机制,完善和推广应用“民情地图”,构建平安建设大格局。二是打好法制化治理拳。坚持“以打开路、打防并举、综合治理、以创促建”推进基层治理工作,加大涉毒涉枪、社区矫正工作力度,加强排查,推进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压实责任,做到涉毒涉枪零隐患。完善“信访大调解、大接访”制度,创新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构建基层大调解格局,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三是绷紧系统化治理弦。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完善突发应急处理机制,抓实抓好防溺水、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工作。

  (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记“三个务必”,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担当实干,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政治建设。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个方面,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方监督,打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阳光政府。增强干事本领。深刻领悟和践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着力锻造“六种思维、七种能力、九大本领”,注重运用创新办法破解难题。保持清正廉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市县委各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