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海丰县地图,沿着235国道从县城一路向东,平东镇随着公路的延展缓缓映入眼帘。这座年轻的小镇是一个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山区纯农镇。这里三山环抱,一水中流,山环田簇中分布着俨然村舍,田园湖光中弥漫着花果稻香。在这里,红色的脉搏与生态农耕泵出产业发展的“新鲜血液”,绿色与乡愁绘就的现代田园生活新景象已跃然纸上。
近年来,平东镇紧紧围绕省委“1+1+9”、市委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和县委“1+3+5”工作部署工作安排,紧抓机遇,立足“绿色生态、文旅小镇”的发展定位,结合湖光山色乡村振兴示范带“果蔬飘香”片区综合发展规划编制,重点发展“农业产业+乡村旅游业+产品加工业”,并依据《海丰县平东镇乡村振兴“十四五”发展规划》,在镇内逐步形成“一带引领、六村协同、多点支撑”的空间布局。
同时,平东镇以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为推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以镇内双墩村、新平村为切入点,扎实推进“5+2”农村综合改革做好撂荒地复耕、垦造水田和土地流转工作。在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方面,该镇积极抓好交通网、水利网、能源网、信息网、市政网“五张网”建设,结合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17项任务,抓牢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平东镇通村组硬化路项目、谷南段、赤华段单车道改双车道建设项目。为了提升圩镇风貌品味,平东镇开展立面整治,深化乱搭乱建问题治理,并加快绿道、碧道建设,为特色网红地、打卡点打造推动美丽圩镇示范镇建设提供“破题”之法。
按照规划,种养业生产基地、田园风光、农耕体验、特色产业等资源作为平东镇的天然禀赋大有可为。为此,平东镇支持和培育创建集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创意、田园景观、农产品展示、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农业企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通过示范带建设,带动顺帆农牧麻鸭养殖基地和加工基地等的产业发展,形成了可参观学习和采购一体化等一站式服务模式。为满足广大市民朋友近郊乡村休闲观光、旅游娱乐的需求,该镇以大塘村委台农庄枫铃花基地、钓鱼基地、农产品展销基地等为特色,积极打造“台农式”平东生态休闲农业品牌,将湖洋村作为美丽新农村节点。这些举措的落实,切实改变了平东镇的面貌,助推了平东文旅康养和休闲观光农业大发展。
以“绿美+生态”为基:展现碧水蓝天“新画卷”
傍晚时分,驾车缓行在平东中桥,晚霞弥漫的天空云波荡漾。归巢的白鹭在公平水库上方啼叫盘旋,不一会儿就随着下沉的晚霞一道睡进库区茂密的水草之中。
平东镇地处公平水库上游,是公平水库主要集雨区,占公平水库集雨面积的45%。辖内除了有知名的省级鸟类湿地生态保护区——公平水库湿地鸟类保护区外,还有南门水库、平龙水库、华照楼水库和九龙背水库4座中型和小二型水库。著名的革命老区“九龙峒”、钟敬文故居、海丰古八景之一“南门吊涧”等红色人文景观分布镇域之中。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63%,南门山森林公园坐落其间,具有山水资源突出、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与人文景观众多等优势。
平东镇坚持把守护绿水青山,打造绿美生态作为底线,积极探索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平东路径。就守好平东“绿色生态家底”,平东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着力抓好水源保护区桉树林改造退出,强化“林长制”长效管护机制,全力抓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林分林相优化示范带建设,推动绿美平东生态建设加速提质;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农业污染源深度治理,强化烟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及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管控,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提升河湖综合治理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进水资源生态循环和梯次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
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层层措施下,平东镇建成了集“生态清洁示范、水保科技展示、生态观光兼顾”于一体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项目,维护公平水库上游水源保护区的水质水清地美“气质佳”。
以“产业+电商”为重:迈向强镇富民“新未来”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平东镇的九龙村地处山区,独特的水、土壤和气候生产出来的生姜以个头大、根壮,茎外皮光洁美观、粗纤维含量少、肉质爽口鲜嫩、香辛辣味道适中、品质上乘而闻名,2009年被认证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
为了擦亮生姜品牌,推动生姜产业发展,平东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党建+企业+农户”发展模式。通过明确村委会、企业和农户的职责权利,实行企业和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鼓励农户种植,解决九龙村耕地撂荒问题,促进了农户增收。尤其是发展“九龙生姜”绿色高效生态农业方面,平东镇开拓思路,发展生姜深加工产业,以九龙村传统工艺腌制的咸(甜)姜片、咸(甜)姜条为启动项目,不断培育更多的新型经营主体,从激发九龙村内生动力入手帮助该村形成功能多、品质优、利润高的特色生姜生产体系。
如何立足自身禀赋,挖掘富民兴村新产业呢?平东镇将目光望向了帮扶单位:利用汕尾市供电局启动光伏发电项目,向其申请52万元用于该镇双墩村集体资产上建设屋顶光伏,并将网售电所有收入收归村集体所有。这一项目的实施,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2万元。
平东镇农业资源丰富,盛产芝麻、花生、南瓜、番薯、黑豆、黄豆、赤豆等农特产品,但一直以来的销售渠道单一,影响了群众的致富增收。为了进一步拓宽农副产品销路,该镇结合本地自然生态条件和区位特点,立足“土特产”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双墩大队”品牌,壮大以“双墩大队”农特色品牌为引领的电商物流模式,并聚焦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提升,大力推广种、产、技、销为一体的产销体系。采取“以强带弱、抱团发展、共享共赢”方式,利用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积极争取更多优质农业企业落户,合作社为农业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农户将闲置土地进行流转,形成“双墩大队”产业发展闭环,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目前已完成了平东镇双墩村农特产品展示厅建设,注册了“双墩大队”农特产品牌,成立了双墩经济联合社独资的海丰县双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且开设了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搭建了“双墩大队”农特产品牌线上线下销售网络。
与此同时,平东镇还为双墩村引进特色企业发展集微藻养殖、光集微藻养殖、光伏发电、农业互融的产业,形成集乡村振兴、三产融合、文化旅游一体的碳中和园区,助推镇区打造文旅示范新名片。这些举措既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双墩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7年6.66万元,到2022年达到17.66万元,预计2023年达到50万元,真正做到强镇富民兴村。除此之外,平东镇于今年引进农业企业整合流转土地1160.36亩用于种植大豆,新平村整合流转土地300亩种植番薯,充分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加农民收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下来,平东镇将继续以农业产业发展为核心,推动农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提升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农技部门、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中,积极引进企业参与平东高质量发展,并在不断提高科技兴农、科技助农、科技惠民的水平中形成平东产业“一张网”,助推“百千万工程”在平东镇走实、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