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平东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一三四五”指示要求,深入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平东路径”,以“1333”工作模式,助力小镇“百千万工程”寸土生寸金。


一、锚定“一个目标”,形成“一心两带五区”总体格局 平东镇位于公平水库上游,土地总面积133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现状以农用地为主(17.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5%)。2021年,平东镇确立为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为平东全面奏响从“消薄”迈向“进位”这一目标提供了新思路。一是做好调查研究,精准助推“消薄”。平东镇采取“镇村组”三级联动模式进行调研,摸排发现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等问题突出。为破解这些难题,组建了“1110”工作架构,研究工作举措,统筹推进试点工作。二是突出因地制宜,注重全域发展。依据现有发展条件及各项整治优势,形成“一心两带五区”总体规划格局。“一心”指以海亮明康汇生态农业基地、顺帆农牧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湖畔咖啡种植基地及“台农庄”观光园等为核心。“两带”分别为湖光山色乡村振兴示范带及沿国道G235产业发展带。“五区”即是将整治区划分为城镇功能区、湖光山色拓展区、绿色农旅发展区、生态旅游观光区和生态保护区五个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三是抓实项目建设,盘活土地资源。已实施垦造水田、拆旧复垦、水利工程等6个项目,完成镇域主干道等乡村风貌改造点3个。累计投资约3736万元,流转土地5388亩,产生收益约1533万元。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托、土地综合整治为路径,将生产、生活、生态协调思路融合到规划图中,系统擘画国土空间美丽画卷。一是夯实生产“耕”基,绘一幅“千亩良田图”。试点实施以来,平东镇以守好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为根基,着力挖掘土地“增量”,挖掘可利用的“边角料”空间,完成不实耕地整改2485亩。全力激活土地“变量”,在土地集中成片、农田设施完善、生态良好、适合规模种植的基础上,解决撂荒地6007亩。其中茅陂村243.38亩垦造水田项目正全力推动中。二是严守生活“地”线,描一幅“万家灯火图”。率先在全县开展农村宅基地审批工作,引导农村有序建房,现已审批农村宅基地200宗、办理农转用手续45宗。腾挪生态保护红线内宅基地,实施拆旧复垦项目,盘活建设用地260亩。三是打造生态“美”景,画一幅“富春山居图”。已完成部分河道整治、河岸美化、设置生态浮岛等绿美生态建设。通过清理整治畜禽养殖场,完成了黄江河上游重点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工作,为汕尾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夺下最关键一役作出了平东贡献。2024年,平东镇全面落实绿美生态建设目标任务,累计绿化长度约20公里,种植树苗约6309株。

从全局的高度出发,用“三个招式”让土地综合整治成为撬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新支点。一是出“实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存量农房风貌提升和新建农房风貌塑造,强化农房管控及“两违”治理,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新增违法违规用地,腾挪生态保护红线内宅基地9亩,工业用地25.5亩,合理安排经营性建设用地109.5亩。二是出“新招”优化农旅融合发展。将湖洋村作为美丽新农村节点,串起大塘村委台农庄风铃花基地、钓鱼和农特产品展销基地等,打造“台农式”平东生态休闲农业品牌。2023年台农庄园举办首届春游赏花·鹿岛公园旅游文化节,每日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近百万元。三是出“高招”培育一体化农业企业。依托湖光山色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培育创建集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创意、田园景观、农产品展示为一体的农业企业,推动顺帆农牧麻鸭养殖基地和振帆鸭蛋加工基地等三产融合发展,助推顺帆农牧创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鼓励顺帆农牧发展有限公司采用“产销加”三产融合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以生态循环发展为核心,走“公司+研究院所+农户”产学研发展道路,年生产鸭蛋3650吨,年销售母鸭25万只,年产值达4900万元,带动农户500户以上。


坚持激活镇村资源,狠抓“三个紧盯”,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一是紧盯生态修复与生态价值。把“绿美”和“富美”相结合。目前已完成公平水库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建设工程、九龙背水库和华照楼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通过不实耕地整改项目退桉750亩,改种咖啡,年产值达1500万元。二是紧盯试点先行与经验推广。选定新平村为试点,摸索适合全镇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路径。在新平村完成垦造水田341亩,腾挪建设用地44亩,解决新平村沿线各村1200亩农田灌溉难题,亩均流转租金从250元提升到450元。全域土地试点后新平村增加收入148.64万元,成为平东镇首个“百万村”。三是紧盯亩均效益与富民兴村。探索“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的模式。2023年,引进广东万亩田园农业有限公司在双墩村流转土地1200亩种植大豆,实现联农带农,增加就业岗位700个以上,同时与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大豆良种繁育示范基地,该基地目前已培育出大豆“华夏”系列种子12个品种,实现大豆种子自给自足,保证了种业安全、粮食安全,助力“中国碗装中国粮”“中国粮用中国种”。做好“土特产”文章,首创打造以村命名的“双墩大队”区域公共品牌,形成“品牌+平台+生产+收购+销售”为一体的经销链。去年双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9.79万元。今年春节期间,销售“土特产”超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