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年,平东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和“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以乡村规划为引领,以生态建设为支撑,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切实把“百千万工程”的“施工图”转化为可观可感的“实景画”,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成效
(一)规划引领,推动乡村风貌与人居环境协同发展。一是美丽圩镇建设有序推进。2024年,我镇已完成建设美丽圩镇“七个一”中的一片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一处美丽圩镇客厅、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一条美丽主街、一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一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共6个项目的建设,剩余1项待建设项目为美丽河道项目,待建设的平东镇美丽河道项目已纳进海丰县平东镇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省级示范项目。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我镇下辖9个村委、1个社区共88个村民小组,其中属水库移民村27个。近十年以来,我镇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依托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省定贫困村新农村建设资金、美丽宜居村建设资金和“湖光山色”示范带建设等,已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人居环境整治,公厕实现按需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完成率达84%。打造了谷兜村委新东村、平东村委湖洋村、双墩村委大溪头村和双墩村、大塘村委小坑村、新平村委坑仔一村和坑仔二村等新农村示范村,形成房屋整齐统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的美丽宜居村示范样板。已实施垦造水田、拆旧复垦、水利工程等6个项目,完成镇域主干道等乡村风貌改造点3个。累计投资约3736万元,流转土地5388亩,产生收益约1533万元。
(二)生态优先,实现资源保护与建设发展和谐共生。一是绿美生态建设成效初显。已完成部分河道整治、河岸美化、设置生态浮岛等绿美生态建设,通过清理整治畜禽养殖场,完成了黄江河上游重点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工作。2024年,我镇全面落实绿美生态建设目标任务,通过筑牢绿美屏障,持续擦亮生态底色。二是植绿扩绿护绿行动深入推进。以打造绿色生态为目标,平东镇抓住春节、清明和国庆等节日乡贤返乡探亲契机,多次召开乡贤座谈会,发动乡贤的汇智聚力共建绿美,2024年,全镇绿化完成进度108.6%,累计绿化长度约37.9公里、绿化面积约10万平方米、种植乔木11080棵、灌木1776株。在实施了“百千万工程”之后,平东镇已完成桉树改种约1200亩,切实推动全镇从“绿起来”向“美起来”“富起来”转变。
(三)产业驱动,带动示范引领与辐射效应协同共振。一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近年来,平东镇经济发展以第一,第三产业为主,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特色水果种植产业,现拥有农业公司和种养专业合作社55家,其中农业龙头企业8家,“三品一标”特色农产品27个,“一村一品”专业村5个。农业主要生产番薯、花生、芝麻、南瓜等作物和柚子、凤梨、草莓、莲雾等水果。林业主种桉树、松树、杉树等。畜牧业主要养牛、猪、鸡、鸭、鹅等。工副业主要有小规模服装、鞋加工厂等。二是产业融合初见成效。借助湖光山色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契机,整合沿线台农庄园、海亮明康汇大棚蔬菜、万亩田园大豆基地等特色农业资源,打造旅游观光休闲体验基地。其中,湖畔咖啡种植基地吸引大量游客,一年接待游客达十万人次,有力推动了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积极培育顺帆农牧麻鸭养殖及鸭蛋加工产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进镇域经济发展。2024年,顺帆农牧年生产鸭蛋3650吨,年销售母鸭25万只,年产值达4900万元,带动农户500户以上。三是典型村培育成果丰硕。抓实典型村培育建设,大力探索以双墩村“双墩大队”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以大塘村“台农庄园”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以新平村“夜兰花”为代表的种植业。首创打造以村命名的“双墩大队”区域公共品牌,形成“品牌+平台+生产+收购+销售”为一体的经销链。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0年的18.58万元跃升到2024年的121.29万元,实现了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产业再到美丽经济的华丽蝶变。2024年,双墩大队销售“土特产”超300万元。大塘村也充分发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发挥资源优势,积极盘活“土特产”资源,通过台农庄园的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包括风铃花观赏、青枣、莲雾、葡萄等特色水果采摘,以及游乐设施配套等,形成远近闻名的假期旅游观光打卡点,辐射带动南瓜、柚子等特色产业发展。另外,新平村委塘湖村引进海丰县众合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海丰县众力胜农业种养专业合作社,规划建设夜香兰种植产业园,打造合作经营、科学种养的高端蔬菜产业基地,现有180亩有机生态种植基地,2024年亩产量达到2500—3500斤。夜香兰种苗种植一次,收益长达十年,每年清明左右开始收成,至农历九月初结束,每亩收益2-3万元,每日为当地提供40余个就业岗位,人均月收入达6000多元,有力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四)三农固本,助力乡村振兴与全面发展相得益彰。一是探索“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的模式,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通过引进广东万亩田园农业有限公司在双墩村流转土地1200亩种植大豆,实现联农带农,增加就业岗位700个以上,同时与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大豆良种繁育示范基地,该基地已培育出大豆“华夏”系列种子12个品种,实现大豆种子自给自足,保证了种业安全、粮食安全,助力“中国碗装中国粮”“中国粮用中国种”。二是把握试点契机,整合全域资源。依托省级全域整治试点工作契机,用好全域试点引导资金,积极推动农用地整理项目落地见效,恢复耕地485亩,并流转经营种植大豆,增加村集体收入超20万元,成为撬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新支点。解决撂荒耕地6000多亩,通过鼓励和引导撂荒农户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现代规模化特色农业,其中,引入海亮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集体流转撂荒耕地1500亩,建设269个无公害蔬菜大棚,带动周边200人就业,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30万元以上,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二、2025年工作安排
下来,平东镇将全力落实好“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培育工作,通过标杆示范作用,构建科学高效的政策体系,围绕农业镇、生态镇的发展定位,突出农业水利灌溉、镇村风貌提升、农特优势产业等项目包装,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同时,以“三个聚焦”为发力点,坚持市场化平台建设、人才与智力支撑、社会力量参与,促进产业升级与集群发展、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推动带动全镇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产业发展,着力提升镇域经济新能级。一要破解发展瓶颈。积极利用列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有利契机,对接和落实相关政策,寻求生态补偿机制,破解水源保护和耕地保护的发展瓶颈。二要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创建集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创意、田园景观、农产品展示、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农业企业,形成平东镇乡村生态旅游新IP。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民”的合作模式,签订联农带农战略合作协议,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充分发挥农技部门、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兴农、科技助农、科技惠民的水平,形成一二三产业“一张网”。三要打造强村公司。普及应用双墩村“双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运营经验,逐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承接政府工程、做好资产出租的同时,稳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文旅融合等业务,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上发挥更大作为。四要撬动社会资本。利用已引进的台商、港商和外出汕尾乡贤的渠道,借助上级力量,打服务牌、感情牌,加大力度引进社会资本,以优质的资源和高效的服务,以踏实的干劲和真诚的情怀,与企业、与农民共创业、谋发展,带动群众多渠道创业致富。五要壮大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农业产业试验田、企业招才引智等方式,为平东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证。
(二)聚焦设施建设,着力绘制美丽镇村新蓝图。一是针对动态存量,由镇政府、村委会多方统筹资金开展清理、拆除工作。首先以村民理事会为协调单元,根据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机制,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鼓励外出乡贤及其他社会力量集资、积极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参与新农村建设。其次针对各村(社区)实际,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由村“两委”干部开展入户联心,通过政策宣讲,加强沟通协调,让村民认识到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配合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最后将“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争取纳入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解决资金困难的后顾之忧,坚决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任务,实现农村展新颜换新貌。二是积极保持与上级沟通协调,争取保洁经费落实到位;另一方面,积极发动有条件的村庄,探索实行垃圾收费试点工作,自行负责垃圾清理工作。
(三)聚焦社会治理,着力共建和美乡村新样板。一是加强阵地建设搭平台。规范化打造综治中心。按照“一厅五室”要求,充分整合优化基层综治力量。同时紧紧依靠村(社区)“两委”班子、四人小组、党员干部等组织力量,充分调动志愿服务者、乡贤等社会力量,开展便民服务和综治维稳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真正做到有问题“只进一门,只到一窗,只跑一趟”。二是维持社会面稳定状态。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防控。对各类重点场所、重点事件、重点人群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控实。健全工作机制,发挥行政执法力量与派出所维稳力量,检查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周边与人员密集场所,常态化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持续提升校园与重点场所安防能力水平。三是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继续加大力度深化运用好南门村委、平东村委、日中社区幸福食堂;继续加大力度发展教育,在办学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上持续发力,提升全镇教育的教学水平;继续加大力度做好医保征缴工作,求真务实抓好氛围营造。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宣传形式,线上以微信公众号、各村微信群等定期发布医保征缴政策、缴费标准、缴费方式等信息,方便村民及时完成缴费。